孩子的笑容像初夏的露珠清脆而短暂老人携手带着孩子走在物是人非的岁月里是不是也在用伤感的语录编织着天伦
孩子的笑容,如初夏的露珠,清脆而短暂。老人携手带着孩子,走在物是人非的岁月里,是不是也在用伤感的语录编织着天伦之乐?抑或,这份相依为命,也是“天伦之累”的隐喻?
记得我曾经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媳妇说:“生下孩子,就应该奶奶带。孩子跟他家姓!她要是不带,以后养老可别指望我!”那句话让我不禁后背发凉。
孩子随父姓,是中国不可改变的传统,那么为什么就因为跟父亲姓,就把带孩子的责任重重地压在婆婆身上呢?难道她忘了,自己是孩子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吗?
我的闺蜜小敏,在怀孕时,已经退休的婆婆郑重其事地对她说:“我不喜欢孩子,也没带过子供你生下来别想让我帮忙带,你找你妈带吧。我可以出钱,至于你是想去月子中心、还是请育婴师或是保姆随便你。”小敏失落地向我抱怨婆婆的冷酷无情。我安慰她,要尊重老人的选择,老人既然不喜欢孩子,就别为难她了,至少会给钱帮你,毕竟,孩子是自己的。
然而,当月嫂不靠谱,小敏婆婆却默默承担起了所有家务和照顾孙子的责任。她甚至辞掉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孙子,一手拎了一大包蔬菜水果,一手拎了一大袋子育儿书籍出现在儿媳妇家。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的辛苦与付出,他们虽有自由,但心中却满载着爱与责任。
其实,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有些家庭可能需要外界帮助,有些则可能由单亲母亲或者其他亲戚来辅助。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了做父母最基本的人权——陪伴和抚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强加我们的观点。
最后,我想要问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