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鹏在心中种下两颗种子培育出中外名人励志故事的丰硕果实

  • 励志故事
  • 2025年04月28日
  • 文/露醉梧桐。 2011年6月10日,一则新闻同时在山东各大媒体发布。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庆贺母校70周年华诞。以个人名义在地方性大学设立1000万元的助学基金,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捐赠仪式结束后,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这样解释。

李海鹏在心中种下两颗种子培育出中外名人励志故事的丰硕果实

文/露醉梧桐。

2011年6月10日,一则新闻同时在山东各大媒体发布。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庆贺母校70周年华诞。以个人名义在地方性大学设立1000万元的助学基金,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捐赠仪式结束后,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这样解释。

李海鹏不是“富二代”,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家族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造了一个“80后”创业者的奇迹,创业十年,让十年和两亿画上了等号。在贫困的东营农村长大,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穿姐姐穿过的旧衣服,一放学就帮父母干活。

10岁那年,父亲深有用心地开始教小海鹏撒花生种子。他疑惑不解,将抬起头问父亲为什么?父亲擦去满头汗水,把手放在他肩上:“孩子,只有两颗种子挨在一起才能相互支撑、缠绕着向上生长,最终形成强大的生命力。”

父亲的话,就像花生种子一样深深地植根于海鹏的心灵深处。他更加努力地读书,他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在校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并不顺利,有时需要一天做好几份工。

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不久后又开办了七辆出租车营运。这是他实现自给自足,并能反哺父母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利用闲置资金,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随后的几年的时间里,他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每一次尝试都让他更加接近成功。

经过数年的奋斗和挑战,最终他成立了山东鹏宇控股集团,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长动力。此外,还通过不断收缩战线并化零为整,将业务范围集中到核心领域,从而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张至占地200多亩,并总资产达到了七八个亿、销售收入超十亿元水平。

如今,即便已经担任董事长并筹划企业上市的事情,但李海鹏仍然保持着初心,那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无论是在梦想还是信念上的支持,都能成为他们成功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