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等生大都不成功励志成功的道路却充满了挑战
为何优等生往往未能实现励志成功的梦想?文/陈雪频
在我一个朋友刚入职于一家知名外企不久,向我诉说着公司管理层的无情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时,我隐约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忧伤。她的上司,不仅是她所面临的挑战,更是我心中对那些曾经优异成绩却现实生活中迷茫的一代人共同的情绪共鸣。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许多智商高、从小就被视作未来之星的优秀学子,在踏入职场后,却常常因为与上司关系紧张而频繁跳槽。他们似乎总是在寻找那个理想中的“好工作”,但这个定义通常停留在外在标准:薪资高、企业知名度高、前景光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业目标和个人兴趣。
我尝试引导她使用哈佛幸福课教授泰勒·本沙哈尔提出的MPS模型——Mission(使命)、Pleasure(兴趣)和Strength(特长),来帮助自己找到更符合内心需求的职业路径。但遗憾的是,这些原本聪明才智过人的学生们,在追求学校认可的大奖时,错失了自我探索真实兴趣与能力发展的宝贵机会。
他们往往将所谓“好工作”视作完美模板,而不是真正能够满足自己的目标或喜好的工作。这就像剩女对未来伴侣期望一样,只关注外表上的完美,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想要拥有的感情交流与精神成长。
更悲哀的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如如何有效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创造性思维这些关键技能。在大学里,他们可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些技能并不直接转化为职场上的优势。
然而,有统计显示,大多数职业成功者都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平平的人,因为他们更多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并锻炼出了实际应用价值的人际交往技巧。反观那些一直专注于学业的优等生,由于没有充分发挥情商,他们有时候成了专业人才,却未能成为领导者,这便是管理领域的一个古老悖论——能力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障碍。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评价体系与学校评价体系存在差异:学校重视智商,而社会则更加看重情商。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培养自己的情商以及其他实际运用价值的人际技能时,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准备好迎接生活带来的各种挑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励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