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拥有的梦想比海洋还要广阔比星辰还要璀璨仿佛15个名人事例的精华都凝聚在他的心中
励志人物:姜伟,成功需要一颗丰盈的心灵
在1986年,24岁的姜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这个安静的环境成为了他展开梦想的起点。他深爱《瓦尔登湖》,这本书如同亨利·戴维·梭罗20岁毕业哈佛大学后的隐居生活一样,让人心灵深处寻觅自由与闲适。37岁时,梭罗以《瓦尔登湖》震惊世人,其独特见解和耐人寻味之作。
在书海中,姜伟发现了悬疑小说,他痴迷于跌宕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不仅让他能流利背诵电影台词,还能揣摩剧情发展。如果自己拍这部电影会怎样展开?这样的思考让他的潜伏于内心变得更加丰富。
1992年,一位朋友激将法的话语:“你像干这个的人。”刺激了姜伟,他决定追寻梦想。在第二年的3月,他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通知书。7年时间里,在安静的地方等待,在图书馆工作,他的心灵世界逐渐成形。
上完几门课后,许多同学都显得无比疲惫,但姜伟如鱼得水般吸收知识,不知疲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发放电影票,一份500多块钱的小工活,对他而言只是开始。他依然坚守导演梦想十年,有幸为张建栋写剧本,更是改编皮皮的小说成为电视剧《让爱做主》,接着又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浮华背后》等作品问世。
美国经典影片,如《教父》、《肖申克的教赎》、《科恩兄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视野。他欣赏这些作品中的隽永隐喻、众多丰满人物,以及华彩视觉形象和匠心独运蒙太奇段落,这些都是他创作时不断借鉴的源泉。
2007年,无意间看到了龙一短篇小说《潜伏》,原著不足2万字,但经过10个月精心编剧、导演,它成了30集电视剧。这400页剧本,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经过细腻咀嚼。“我本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潜伏者,在黑夜潜伏,在沉默中潜伏。”姜威坦言自己的哲理话语,每一次表达都至关重要且充满智慧。
最近几年的谍战剧层出不穷,要使观众信服并难以忘怀更是稀有。但是通过口口相传而树立良好口碑的是“青史留名”的少数杰出之作。而此次再次打破纪录,《借枪》的成功证明了一切——对于技术型气质学院派导演姜威来说,冷静沉稳、低调务实,是精神世界里的那份丰盈,是信念驰骋,是青春飞扬,为下一次收获播种的一种态度。一颗丰盈的心灵,就是成功所需的最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