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励志女人白岩松同学聚会是一种信仰
白岩松:同学聚会,信仰的力量与时尚之冠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同学聚会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就像康洪雷导演回到草原与旧友共饮大酒一样。我们的聚会不在野外,也不需要拼喝,但每次回忆起往昔,我们都只记得前半截,因为后半截常常被忘却,只有等到下一次聚会时,别人的故事才能补全。
岁月流转,我们经历了许多变化,每当有人自嘲“老了”,我却感受到了更加深刻的变迁——过去的事情清晰如画,而今天做过什么,却一片模糊。这是否就是老去的标志?如果是,那么我恐怕早已步入中年。
然而,在这快速扩张的时尚潮流中,一种新的风尚正在兴起,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和同伴们十几岁就开始频繁地相聚,而母亲七十多岁也渴望与老朋友重逢。而我,这个曾经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也未能逃脱这一趋势。昨天晚上,我刚和高中班级的大哥们畅饮一番,今天上午,小学伙伴就在家门口等候;中午还要提醒自己,不要让酒意冲昏头脑,因为晚上还有初中的好友等待着。
一个班级是否能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取决于过去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以及那些热心组织者用他们辛勤付出的努力点燃那些犹豫不决欲走又留下的同学的心。我的高中班级,每隔十年就会有一场盛大的团圆,有些人从远方归来,就是小型庆典。而在北京,中学时代的伙伴除了日常见面,还创造了每年的九月一日必至的一堂课式集体行动,因为那是开学的时候。
有一次,我偶然间看到关于导演康洪雷访谈,他和我一样,是内蒙古的人,每年都会回到草原,与曾经一起拼搏过的人们相聚,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燃烧的岁月》,大家只需大声呼喊:“过去就是这样!”而他只是笑着,说没有改变,只是在大家眼里还是那个久违的情谊。但看到这里,我泪水涟涟,只好合上了杂志,没有再看剩下的内容。我没办法,这份感同身受太深刻了。
大学时代我们并不在草原,但是也不少喝酒。一位天津商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每次咱们班聚会,我都只记得前半截,其余都是下次讲给我听的。”因为每次后半截,都醉倒不知所措了。此外,有很多人可能就像他一样,都只能记住前半段,然后依靠别人的回忆来完成剩余部分。
其实,“至少还有你”这个名字,用意十分明显,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道路顺逆无常,无论眼泪比笑容更多或者相反,最重要的是:至少还有你。在聚会之前,我们收集了一本校内旧照专辑,在开场时,当几百名中年男女重新汇集于教室里,一时间之间,便出现了一片混乱。“这是谁?”“这是我吗?”随着照片播放,一股强烈的情感爆发,“老泪长流”,师生都如此。这时候,看着有人带来的孩子仍然快乐地游戏于课桌间,让人们突然产生一种错觉,这是过去还是现在?二十年的光阴似乎真的消失了吗?
在同学圈子里,有些惯用的笑话,比如一个男生对女生敬酒真诚地说:“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座哄堂大笑,只好干杯为敬。在音乐方面,我们编辑成两张CD,将校园最热门歌曲编织成二小时旋律,让舞池上的跳跃充满怀旧情绪,如若能够永远停留在旋律之中,或许可以安慰自己,不觉年华老去。
最后一次,大餐结束、舞蹈告终、醉汉醒来,全体围坐在水泥地上,将所有可想起学校生活歌曲唱完,从脑海中消散。不知疲倦后的我们,以2009年的毕业二十周年作为契机,再度整合全系成员参与此类盛宴,并持续计划以纪念之名举行特别活动,为追寻往昔而战斗数十分钟。当今世界虽复杂且竞争激烈,但正因如此,更加珍视彼此之间那份难得的情谊与温暖。如果不能不断维护这份连接,那便失去了生命力。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寻求新的方式去保持联系,即使现实生活充斥烦恼与挑战,但总有那份纯粹爱憨让一切变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