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与书生的跨界对话人生15秒感悟
在一片繁忙的城市中,有一个叫王峰的人,他既不是第一个在中国IT领域起步的VP,也不是最成功的那位。但他拥有一种足以让人生存下去的智慧。王峰就像海水和火焰一样,既有勇猛不屈的一面,又有深沉内敛的一面。他曾是金山的一员,但他知道何时该离开,因为他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游刃有余。
离开金山
哥们儿,你可能会觉得我每次跟你聊天都有点像个土匪,但实际上,我心里明白怎样才能在场合里游刃有余。我曾经夹在求伯君和雷军之间,他们各自代表着两种生活方式。求伯君给我的是轻松愉快,而雷军则让我深入探讨工作细节。我能很好地融入这两种世界,就像国共合作中的周恩来那样,既能兼容并蓄,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我曾经在金山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每天平均跟雷军开会直到晚上十点。那时候,我就是这样的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金山,我找到了一份舒适而稳定的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感到前进的空间被限制了。那一年,即2006年底,我心情复杂,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没有更多发展的地方。虽然金山还没上市,但我感觉它成长得太慢了。当时完美时空和巨人的确取得了巨大进展,它们迅速崛起,而我们则似乎停滞不前。
我们的改革遇到了困难,我们尝试改变但总是在关键时刻失败。公司内部的问题太多,让我们无法快速发展。一切结束于2006年的12月,当我提出了辞职报告的时候。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已经厌倦,不想再听任何建议。我告诉大家,如果没有我,他们也可以继续前行。这是我最后一次表达对公司的情感,然后一切就结束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我向雷军说了一句话,那时候我们正在楼下小憩。他说:“去读一下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吧,对现在的情况很有启发。”郭沫若提议,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阅读这本书,以此作为反思当前局势的一个指南。我认为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当时的金山。在决定走出门之后,许多人找上了我,包括新浪,还有人邀请我加入NCsoft担任副总裁。但是我选择创业,这是一次转变,是一种新的开始。
创业之路并不容易,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你。但对于那些愿意冒险、无畏未来的人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旅程。如今回望过去,那些纠结和犹豫都变得微不足道,只剩下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心态。这,就是我的故事,是关于如何从悍匪到书生的15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