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青春奋斗在自然的怀抱中绽放
钱伟长,一位不朽的科学巨匠、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7月30日6时于上海辞世,享年98岁。他的传奇一生,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史诗,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风景。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学问世家的家庭。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但他并非文科天才,而是在数理上极度“瘸腿”,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然而,这个决定于1931年的9·18事变后,他选择弃文从理,并且说出了著名的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最终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在美国期间,他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合作,不仅解决了一项困扰爱因斯坦多年的问题,而且还被誉为“力学之父”。
回国后,他拒绝了中美交战时为美国效力的机会,因为他是一名中国人,一直坚信要回到祖国服务。他曾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以至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到此事时表示感激。
1983年,他辞去清华教授职务,只身前往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在那里,他倡导“三制”——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这些改革措施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式。他也倡议拆掉各系科、专业、部门,以及教育和科研之间的“四堵墙”,抓师资队伍、科学学制、办学设施等方面建设,也抓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
钱伟长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的一生,是追求进步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的典范。他的功绩将彪炳史册,永垂千古。网友们纷纷以发表博客、论坛留言以及制作哀悼网页等形式寄托哀思,并表示要继承钱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航天人缅怀钱伟长,他们认为大师逝世,是他们科学界的大失落,但更应该牢记前辈教诲,将其遗产发扬光大,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而周恩来总理甚至亲自穿鞋给他换,让他参加代表团访问英国、日本,加拿大和美国。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位科学巨匠对祖国忠诚的心情,以及他的生命价值所在。
即使到了晚年,“铁杆体育迷”的性格依旧不改,无论年龄大小,都愿意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很多场合,他都会谈及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情感。这是一个关于勇气与毅力的故事,它启示我们,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当保持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知识渴望不息,就像钱伟长一样,用毕生的热忱投入到每一个领域,用智慧与汗水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