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荒野生存的坚韧者靠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不屈的心态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

  • 励志故事
  • 2025年02月05日
  •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传奇生涯始于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在高考中,他以文史两个科目取得了100分,但在数理方面却表现平平,甚至物理只得5分。然而,这个看似“瘸腿”的学生在1931年的9月18日,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选择学习造飞机和炮弹。 他说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荒野生存的坚韧者靠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不屈的心态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传奇生涯始于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在高考中,他以文史两个科目取得了100分,但在数理方面却表现平平,甚至物理只得5分。然而,这个看似“瘸腿”的学生在1931年的9月18日,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选择学习造飞机和炮弹。

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起初,物理系主任对他不屑一顾,但经过他的恳求,最终同意让他试学。钱伟长用功异常,不仅成绩突出,而且还曾经写了一篇论文,让爱因斯坦赞叹不已。这份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被收入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60岁祝寿文集中,对美国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1946年回到国内后,他拒绝了一个为美国效力的机会,因为他是中国人,要回去。他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并倡导学分制、三学期制等教育改革措施,这些现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常规。

二战期间,当伦敦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时,丘吉尔请求美国帮助。当时钱伟长正在喷气推进研究所工作,他提出了一个策略,即通过假设德军导弹射程更远,从而使伦敦避免被直接攻击。这一策略成功实施,使伦敦躲过了严重伤害。

1983年,钱伟长辞去了38年的教授职务,只身前往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在那里,他提出了“三制”,即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这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教改措施,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标准。钱伟長认为大學教育應該首先打好基礎,不要過度細化專業;老師不是僅僅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科學家不是在大學裡「摇篮」里培育出来,而是在長期建設工作中的實踐中鍛煉成長。

錢偉長逝世後,一代巨擘留給我們的是無數的人生哲理與智慧,也讓我們對於愛國主義、堅持原則與執著追求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他的一生,是對於祖國奉献的一切,是對於未來每一個青年人的激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