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自然界中的值得大学生崇拜的偶像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生命旅程充满传奇色彩,从年轻时弃文从理,到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他的一生都是为了祖国的需要而努力。
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钱伟长凭借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那里,他虽然在数理上表现不佳,但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使他决定弃文从理。1931年的“9·18事变”激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情感决断: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用尽全力学习,最终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在美国期间,钱伟长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合作,与其他科学家一起研究航空航天领域。他的一篇博士论文曾让爱因斯坦赞叹不已,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望。此后,他拒绝了中美交战时为美国效力的机会,因为他是中国人,只愿意回去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二战期间,当伦敦面临德国V1、V2导弹威胁时,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钱伟长提出了一个策略,即在伦敦市中心地面造成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他们仍按原射程攻击,从而保护伦敦免遭导弹伤害。这一策略成功实施,让丘吉尔感激不已,而这背后的英雄却是一个不知名的中国青年——钱伟长。
晚年,钱伟长辞去清华教授职务,在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倡导学分制、三学期制等教育改革措施,为高等教育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认为大学教育必须首先打好基础,不应过于细化专业;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家不是仅仅通过大学培育出来,而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他的成就丰硕,被誉为国际上的著名科学家,其中包括“圆柱壳的钱氏方程”,以及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他的精神财富影响着后人的无数,他们纷纷以网络留言、博客文章或制作哀悼网页来缅怀这位巨匠,并承诺继承他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对于航天界的人来说,更是视之如教父般尊敬,一代大师逝世,是他们科研界的大损失。但正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存在,我们才能够不断前进,无畏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