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励志人物故事俞敏洪教育之梦与热情的传递
俞敏洪:教育梦想与终身追求的故事
在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功上市后,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的个人财富急剧增加,他的名字和能力一起被置于众人瞩目的舞台上。然而,这位曾经在英语培训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人士,并没有因为金钱的到来而停止他的创业精神。他对未来的规划更是充满了新的愿景。
“创建一所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这是我未来最期望实现的事业。” 在一次政协会议中,俞敏洪委员以坚定的语调重申了他对此事的心意。这个计划正在逐步落地化。
据了解,这所大学将设在北京,一片占地约500亩的大片土地已经开始征用。预计将投入8亿元用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此外,还会设立一个20亿元的基金会,以确保学校能够持续运作。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大型项目,更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按照俞敏洪的构思,这所小型大学每年可接纳不超过5000名本科生,将以经济学、法律学、商学、哲学以及宗教等专业为主。它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出生的学生群体,旨在弥补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一部分。
对于收取学费的问题,俞敏洪明确表示:“我打算完全免费,不收任何形式的费用。我希望靠企业家们的捐赠和资助,以及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事业。”
15年前,当时还是一名北大英语教师的俞敏洪放弃稳定工作,“下海”创办新东方,从此改变了许多有出国梦想但英语水平不足的人们命运。而现在,他正利用自己积累起来的人脉资源,以及作为新东方成功经验的一部分,为这项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和资源。
尽管遭遇过“中年危机”,但随着时间流逝,45岁高龄之际,俞敏洪已然从危机中走出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尚未实现——建立非盈利性私立大学。在这里,他期待找到一种更深层次意义上的生活充实感,而这种感觉往往伴随着真正做自己的事情而来。
尽管身边朋友都纷纷购买别墅享受奢华生活,但仍旧住在一个简单的小三居室里,是书房、一间卧室,还有一间客厅的地方。“挺舒服的一个环境。” 他的心态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做教育,是我一生最真挚的情感也是兴趣。” 这句话如同悬挂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灯塔,它引导着他穿越各种困难,最终决定开启这一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校园建设还是资金筹措上,都能看出一位真正热爱并且致力于提升社会公平性的领导者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