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育使者俞敏洪一生追求的梦想与热情
俞敏洪:一生追求的梦想与热情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2006年成功上市,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的身价因此迅速飙升至数亿美元,展现了他在财富创造方面的卓越能力。现在,他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在投入和回报上的精明决策。
"创建一所非盈利性质的私立大学,让农村孩子们也能享受到顶尖教育,这是我未来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事业。" 在接受政协会议采访时,俞敏洪委员多次提到这个他称之为人生理想的大计划。
这个宏伟愿景正在逐步落地实施中。据俞敏洪透露,该校将设立于北京,并已开始征地规划,以约500亩土地为基础,预计硬件投资额将达到8亿元。此外,还会设立一个20亿元的人文基金会,“这一事业对于我而言,是终身的承诺,我将全力以赴,将其办好。”
按照他的构思,这所小型大学每年可招收不超过5000名本科学生,主要提供经济学、法律学、商学、哲学和宗教等专业课程,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农村地区出生的孩子们。
“我并不打算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学校运行主要依赖于资助项目、捐款以及勤工助学计划来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俞敏洪说,“这所大学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家慷慨捐赠,他们的名字将被铭刻在学校纪念墙上,而首先,我需要成为榜样,为他们树立起榜样。”
作为前北大英语教师15年前踏入商界创办新东方后,对数以万计怀揣海外梦想者打开英语考试通道,并借此机会通过资本市场积累巨额资产,使得自己成为了财富神话中的典范。但对曾经睡过猪圈旁边的小男孩来说,从小就有着改变命运的一份心愿,因为,在他的眼中,一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情形——农村孩子上大学率持续下降。
关于开办这所私立大学的问题,尽管自谦,但俞敏洪坚信自己的独特优势:“中国通常情况下是那些没有钱的人才搞教育,而那些有钱却不从事教育;我恰好拥有既有金钱又充满爱心去做这些事情”的条件。他还指出,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可以召集全国各领域的一流教授和思想家加入学校团队。
今年45岁时,当遭遇“中年危机”时期,他坦白说那段时间很艰难,但如今已经远离过去,因为他知道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正等待着他去完成——那就是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你的生命因为这样的事情变得更加丰满,而一旦丰满,那种危机自然消散。”
谈及个人生活方式变化后,他表示,即使身处高峰,也未改其初衷:“我的生活方式始终如一,与我的职业无二。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找到并坚守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虽然尚未决定具体名称,但可能不会选用“新东方大学”,目的是区分它与新东方公司其他业务活动,以确保该校完全独立且专注于其非营利性质。这所特殊的心灵之园,不仅是他的个人理想,更是一份对未来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的心意,它不急不躁,只要慢慢发展,就足够让人们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