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的自然奇迹中外名人故事目录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7月30日,他在上海辞世,享年98岁,这一消息激起了全社会的深切哀悼。
钱伟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因“9·18事变”弃文从理,将自己的专业方向转向物理学,并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与其他两位同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和钱三强并称为“三钱”,共同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5年,钱伟长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并在导师吴有训教授指导下进行光谱分析工作。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超凡的学识渴望和勤奋学习精神。1942年至1946年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及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等合作,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研究,为自己撰写了一篇关于弹性板壳理论的博士论文,该论文深受爱因斯坦青睐。
回国后,尽管面临着艰难的情形,但他决心留下来,不仅因为对祖国的情感,更是出于对国家需要的事业忠诚。他拒绝了一个赴美从事研究工作的机会,因为他认为:“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去。”这种坚定不移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了无数人的榜样。
二战期间,当伦敦遭遇德军V1、V2导弹威胁时,丘吉尔请求美国援助,而这份请求被转交给了冯·卡门所领导的一个团队。就在这个时候,钱伟长提出一个创新的方案,即通过制造假象来蒙蔽德军,让他们继续按照原有的射程攻击,从而保护伦敦免遭实际袭击。这一策略极大地减少了伦敦受到伤害的情况,因此赢得了历史上的赞誉。
1983年,当时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钱伟长倡导“三制”——— 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这些改革措施现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常态。他一直主张拆除各系科、专业之间以及教育与科研之间存在的问题,也抓住教师队伍建设、科研体制建设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对培养更好的人才持有坚定的信念。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更加珍惜像錢老这样富含智慧与奉献精神的人们,他们用生命书写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史诗。虽然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先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无论是在探索自然奥秘还是推动科技进步上,都将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心灵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