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人的励志故事俞敏洪教育之旅 一生愿望与热情的交响曲
俞敏洪:一生追求教育公平的梦想与行动
在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功在美上市后,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商业才华,也凸显了他对财富的智慧运用。随着个人资产急剧增长至数亿美元,俞敏洪依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创办一所非盈利私立大学,以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给农村孩子,这是我的终身理想。” 在一次政协会议上的采访中,俞敏洪频繁提及这个深藏于心中的愿望。他相信,这个计划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更多农村孩子开启高等学府的大门。
这一愿景正在逐步实现。据俞敏洪透露,该校位于北京,将占地约500亩,预计硬件投资将达到8亿元。此外,他还打算设立一个20亿元的人文基金会,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项项目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份重大的承诺,是他人生的重要篇章。
按照他的构思,这所学校将招收最多5000名本科生,并以经济学、法律学、商学、哲学以及宗教等专业为主。这意味着学校将主要面向那些来自农村地区并渴望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学生。
“我并不打算通过收取高昂费用来筹措资金,而是依靠捐款、资助以及勤工俭學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俞敏洪明确表示,“此外,我也希望能成为第一位捐赠者,让企业家们通过捐款支持我们的项目,他们可以留下永久纪念碑。”
从北大英语教师到新东方创始人的路程,对于曾经睡在猪圈旁的小镇少年而言,其创办新东方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对于如同曾经自己一样出身贫寒却梦想远大的孩子们来说,继续受到偏见和不公待遇一直是难题之一。
对于建立这所大学,尽管自信满怀,但仍保持谦逊态度:“我认为自己拥有独特优势——既有足够的财力,又有关于如何改变命运的心灵深处的声音。” 更加关键的是,他拥有一系列丰富的人脉资源:“我能够召集中国顶尖教授和思想家加入我们。”
45岁时遭遇过“中年危机”的风波后,现在看来那段时间已经成为过去,因为现在他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创建非盈利私立大学——使得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从而消除了前来的危机感。“你的生命当你把这些事情都做完之后,就会觉得非常满足,那时候,你就不会再担忧任何事情。”
尽管周围许多朋友因事业成功而购买豪宅,而他仍住在一个舒适但简单的小三居室里,一间书房、一间卧室,还有一间客厅,“挺舒服”地度过每一天。对于这一切,俞敏洪说:“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我始终坚定地追寻我的兴趣与愿望。”
至今为止,他尚未决定该校名,但明确表达了意图避免使用“新东方大学”,以区分其商业模式与慈善事业。“这所大学绝不是作为新东方产品线的一部分,它完全反映了我的个人理念。我希望它能慢慢成长,不急不躁,只需让时间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