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在自然之中绽放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曾因“9·18事变”弃文从理,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为信念投身于科学研究。他的传奇一生,不仅在物理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是在教育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早年求学时期,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成绩走进清华大学,却发现自己对数理极具天赋。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消息传来后,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废寝忘食,用功异常,最终成为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毕业后,他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并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合作,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爱因斯坦看过他的博士论文后表示赞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回国后,钱伟长拒绝美国当时提出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并致力于拆除各系科、专业、部门以及教育和科研之间的壁垒。
二战期间,当伦敦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时,丘吉尔请求美国帮助。当时钱伟长正在喷气推进研究所工作,他提出一个策略,让德军以为伦敦市中心地面造成被击中的假象,从而避免实际受到导弹伤害。这一策略成功实施,使得伦敦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晚年,钱伟长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又提出“三制”,并倡议拆掉各系科、专业等间壁,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他认为,“大学教育必须首先打好基础”。
作为国际知名科学家的他,被誉为“力学之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也体现在实践中,如圆柱壳的问题解答给予国际科学界带来了重大影响。直到逝世前夕,他仍然保持着对知识和体育运动无限热爱的心态,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铁杆体育迷”。
随着时代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于钱老的事迹充满敬仰,他们继承并发扬他做人的优秀品格,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而网友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一位传奇人物,他们用诗歌表达哀悼,用言语传递敬意,为这个偌大的世界增添了一抹温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