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摘抄钱伟长在自然中的风雨征程

  • 励志故事
  • 2025年02月05日
  •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生命旅程充满传奇色彩,从年轻时弃文从理,到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再到晚年倡导教育改革,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进步而努力。 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钱伟长自小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然而,这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摘抄钱伟长在自然中的风雨征程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生命旅程充满传奇色彩,从年轻时弃文从理,到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再到晚年倡导教育改革,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进步而努力。

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钱伟长自小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然而,这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9·18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但最终他通过软磨硬泡才得以试学,并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随后,他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并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合作,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航空航天领域。他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曾让爱因斯坦感叹不已。此外,他拒绝了当时美国请求他为抗战提供技术支持的事实,也反映出他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时,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巧妙计划,让德军误以为伦敦市中心地面被击中,从而避免实际受到攻击。这一策略有效地保护了伦敦,使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对此表示感激。

1983年,钱伟长辞去清华教授职务,在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他倡导学分制、三学期制等教改措施,为高等教育改革作出重要贡献。他一直认为,“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去。我要培养更好的学生!”直至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合并成立上海大学,即便身居高位也不忘初心继续推动改革工作。

除了科研成果丰富,被国际同行尊称为“力学之父”,钱老还是一位体育迷。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他谈论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情怀。在他的生活里,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没有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提升自己,更没有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服务社会。而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整个时代的一部分,是我们共同学习和向往的人生典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