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守护自然之美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学贡献,在科技界享有盛誉。他的生命旅程充满传奇色彩,从年轻时弃文从理,到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他的一生都是为了祖国的需要而努力。
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家庭,钱伟长自幼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爱。在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这位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1931年的“9·18事变”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弃文从理。他选择了物理学,因为他认为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专业。
钱伟长曾经是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与其他两位同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1940年代,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与冯·卡门等著名科学家合作,为世界导弹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让爱因斯坦赞叹不已,这份成就使他在美国科学界树立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时,丘吉尔请求美国帮助。冯·卡门教授主持了一项特殊任务,让钱伟长提出一种策略,即模仿伦敦市中心的地面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迷惑德军,使伦敦免遭导弹袭击。这一计策成功地保护了伦敦,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中国青年身上,而非美国青年。
1983年,钱伟長辞去清华教授职务,在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他倡导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如学分制、三学期制,这些当时看似前卫但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常规的事物。他提倡拆除各系科之间以及教育与科研间壁垒,用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发展,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
直至1993年逝世之际,錢偉長仍然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知名的人物。他的遗产包括许多重要的数学原则,被用来描述各种材料行为,以及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工程等方面。他的一生,是追求知识,一生的探索,是追求光明,一生的奉献,是为国家所做的一切,不仅彪炳史册,更将永远激励着新一代人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