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奥巴马的信仰之旅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奥巴马的信仰探索
在芝加哥贫民社区的日常工作中,年轻的奥巴马深刻感受到了教堂与牧师们共同参与社会事务所带来的力量。然而,这些教堂多数面临着衰败,因为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黑人一旦成功,便选择搬到郊区的中产阶级社区生活,随之而去的是这些地区中的中产阶级居民。这使得奥巴马在基层工作时越来越感到艰难。他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无法真正地获得社区成员的尊重和信任。
于是,奥巴马加入了三一联合教会(Trinity United Church of Christ),那里主要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牧师耶利米·赖特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一起分享了关于如何保持成功后仍然关心穷人区的问题。赖特曾经说过:“我们鼓励人们取得成功,但同时也要警告他们,不要因为有钱就离开这里。”这段话对奥巴马产生了极大的启发。
2004年,当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那场著名演讲“无畏希望”时,以及2006年出版书籍《无畏希望》时,这一切都源自赖特的一句话。这场演讲以及书籍,对于当时正在寻找政治生涯方向的人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父亲梦想》里,奥巴馬描述了他与赖特初次相遇的情景,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瞬间。
在《大无畏希望》的“信仰”章节中,奥巴玛详细阐述了自己宗教信仰的心路历程。他写道,在每天见证周围人的坚韧不拔、即便是在困难环境下仍能保持希望和尊严的时候,他看到了圣经力量得以展现。他明白:“信仰并不意味着你没有怀疑,也不意味着你放弃对这个世界的把握。”
当被问及为何留在社区服务,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才华追求更高的地位时,奥巴玛反问他们:“你们退休后为什么还要出来做慈善?”,回答是出于信仰。然后他说,“我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这正如《圣经》中的经文所言,“我是你的守护者”。
2004年的提名大会上,当他作为主要发言人之一站台说话,并引用拉丁语国训“E pluribus unum”,接着引用那句“我是你的守护者”的话,让代表们泪流满面。那场演讲让他的声望迅速提升,为竞选赢得支持。
最终,在另一次演讲中,他说:“我不会满足于媒体闪光灯和掌声,只有当我确保帮助人们过一种有尊严生活的时候,我才能感到真正快乐。我常常想起本杰明·富兰克林向母亲解释自己热衷公共事业的事迹,他写道‘生前有用,身后富有’”。
对于渴望找到拯救者的那些人来说,奥巴玛提供的是约翰·肯尼迪式安慰——立足于我们生存的地方,如果上帝确实做了一些好事,那么它应该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上,每个人都应该按照神指引我们的方向努力奋斗。而对于那些崇拜并将其视为拯救者的拥趸们来说,他告诉他们,要探索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念,并依据它们行动,以此来拯救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尽快付诸行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