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月薪4500像史泰龙那样在社会的打磨中成长坚持不懈地活着
文/沈小星
前天,我有个朋友因为工作到了瓶颈期,找我咨询如何赚更多的钱。他叫李哥,今年35岁。目前,他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4500,没有奖金,没有年终奖,干了三年。
他对我诉苦:“我这年龄出来找工作真是太难了。”
李哥在四月份面试了8家公司,但都被Pass掉了。其实,他给几十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最终只给他机会面试的公司只有8家。
35岁的人找工作,就这么不受待见么?
是的,在职场上有一种现象:35岁现象,有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能够理解这样的偏见,有时候,偏见存在,即意味着合理。
35岁现象:被嫌弃的中年人
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被人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三十多岁的大多已经在职场上被压榨了多年,身体已经没年轻人的那么耐干,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就心里告诉自己要注意保养了,而那些愣头青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已经有了家庭,这就意味着多了一些牵绊,你下班就想着准点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刚毕业或者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里全是工作,为梦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潜力:很多公司宁愿给新人涨薪1000元,也不给老员工涨500元,因为年轻人的可挖潜力更大、性价比高,而中年的身上的培养价值已然不大,更是在靠经验而生存。然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优势——经验、人脉和资源!
尴尬的是,一些上了10年的老员工,只有一两年的实际经验,然后将这些经验用到10年而已成长空间小到可以忽略,不过那个人脉和资源更是不足为道。一旦你能自己带客户或资源过去,那么对于新公司来说,就是实实在在地看到收益,不然真的难以找到满意下家的位置。而且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掌控力,在职场上待久后,或多或少会沾染一些职业老油条习性,没有那么听话,所以很难成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但他们也可能把这些经历分享出去,使得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减缓,从而影响整体绩效与发展方向。
35岁前,要做5件事
如果你还没有到达这个危机边缘,那么这篇文章将可能拯救你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在当下,我们需要避免自己的窘境并尽量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成功,我们需要做好5件事:
别混日子学一技之长傍身:
我一直信奉“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原则。
年轻的时候不要浪费时间,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经营有价值的人脉,并拥有至少一个特长,以备未来的变故时仍有方向出路。
多读实用的书籍:
读书重要但需谨慎看什么书。
励志故事要少看,看这些不是模仿别人的轨迹,是保持心怀希望,有继续努力驱动。
实用的书籍要看,比如专业技能相关、为人处事道理及兴趣方面等,它们或能提升自我,或成为社交谈资。
锻炼,不仅仅为了健康:
成熟后的身体总是在走向衰退锻炼是一种延缓过程,让我们持续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节省医疗费用,是一种明智之举哦!
学会设计你的时间:
不要每天等待别人才行动;设定清晰目标,将最大化利用有限时间完成核心任务;借助别人的力量完成非核心任务,让自己的节奏决定周围环境,而不是反过来。
挣钱、积累资金投资:
不要羞涩谈论金钱,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在选择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考虑是否值得,即使条件允许也不妨接触新鲜事物,把握斜杠青年时代既赚钱又探索新领域,用今天走过的一步,都充满深意。记住现在并不晚,可以改变一切,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只要你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