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信仰之旅的伟人篇章
奥巴马:信仰的探索与坚守
在芝加哥贫民区的社区工作中,奥巴马深刻感受到了教堂和牧师的重要性。然而,这些教堂因缺乏资金和支持而逐渐衰败,而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黑人居民往往会选择搬到郊区的中产阶级社区,从而导致贫民区更是落后不堪。这让奥巴马认识到,他需要一个坚定的宗教信仰来证明自己不会像那些离开的人那样背弃穷人社区,最终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奥巴马选择加入三一联合教会(Trinity United Church of Christ),这是一座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教堂。他们的一句誓言——“鼓励成功,但成功后要摒弃‘中产阶级态度’”——深深打动了他。这种态度意味着即使拥有了一定财富,也不要忘记自己的起点,继续关心和帮助他人。
2004年,奥巴马在党内大会上发表了一场著名演讲,“无畏希望”,并且他的书《无畏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也是以此为题。这段话出自芝加哥三一联合教会牧师耶利米·赖特的话语,他对 奥巴马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奥巴馬都会与赖特商讨。
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中,奥 巴玛详细描述了他与赖特初次相识的情景。他还在《大无畏希望》一书中的“信仰”章节里回顾了自己寻找宗教信仰的心路历程。他认为,不仅要有勇气面对困难,还要保持对生活充满敬意,并体现出《圣经》的力量。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留下高薪工作继续服务于社区时,奧 巴馬反问:“你们退休后为何不过安逸日子,却要出来寻求痛苦?”他们回答说,是因为出于信仰。奧 巴馬则回答:“我也是出于信仰。”
引用《圣经》中的“我是同胞弟兄、姐妹守护者”,奧 巴馬强调成功的人应该留下来照顾周围的人,因为幸运的人有责任成为保护者。这应该成为每个人普遍认可的事实。
2004年的提名大会上,以拉丁国训“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开头,他接着引用这句话说:“正是这一基本 信念—我是同胞弟兄、姐妹守护者—使美国成为美国。”这个演讲令 奥 巴玛迅速获得知名度,并备受赞赏,为其未来的政治生涯奠定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奧 巴瑞性格更加坚定。当有人渴望将自己托付给拯救者时,他提供约翰·肯尼迪式安慰,即立足我们所处的地位,如果上帝确实行善,那么我们的行动就是体现它。如果人们崇拜他并把他视作拯救者,他们被告知必须发掘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念,并遵循自己的指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拯救。每个人都应尽快将内心认为必须执行的事情付诸行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