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月薪4500社会中的高三励志故事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活着
35岁月薪4500:那些被嫌弃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活着
文/沈小星
前天,一个朋友事业到了瓶颈期,找我咨询如何赚更多的钱。我管他叫李哥,今年35岁。目前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4500,没有奖金,没有年终奖,干了三年。
他对我诉苦:“我这年龄出来找工作真是太难了。”
李哥在四月份面试了8家公司,全部被Pass掉了。其实他给几十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最终给他机会面试的公司只有8家。
35岁的人找工作,就这么不受待见么?
是的,职场上有一种现象:35岁现象,有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能够理解这样的偏见,有时候偏见存在,即意味着合理。
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被人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多已经在职场上被压榨了多年,身体已经没年轻人的那么耐干,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注意保养了,而那些愣头青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已经有了家庭,这就意味着多了很多牵绊,你下班就想着准点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刚毕业或者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里全是工作,为梦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潜力:很多公司宁愿给新人涨薪1000元,也不给老员工涨500元,因为年轻人的可挖潜力更大、性价比高,而中年人的身上的培养价值已然不大,更是在靠经验而不是潜力的基础上生存下去。
中年的最大优势:经验、人脉、资源。尴尬的是,不少曾经热血青年,在职业生涯早期因为缺乏正确导向和规划,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积累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些特定的任务,从而错失提升个人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大好时机。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不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加强自身竞争力的修炼,那么这些宝贵的人脉资源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个人成长路径更加狭窄无望。此外,由于社会对于人才发展标准日益提高,对于一些具有相对固化思维定势和较低灵活性的人来说,其适应市场需求所需具备的心态转变与技能更新可能会显得格外艰难,因而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落伍并逐渐成为“过时”的人才群体之一,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寻求新的职业路径或不得已放弃继续追求高层次发展的话题去坚守原有的角色,以避免进一步损失自尊与价值感。这一切都说明,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变化,是保证个人成功并顺利迈入未来社会舞台上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