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视线下35岁月薪4500的中年人虽然生活艰难却仍不懈追梦他们的小心翼翼是对未来的坚持和对自我
35岁,月薪4500:那些被动地活着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追梦
文/沈小星
前天,我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在职业生涯达到瓶颈期,寻求我的建议如何赚取更多的收入。他的名字叫李哥,是一位35岁的中年男子。目前,他正在寻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4500,无奖金,无年终奖,在职三年。
他向我倾诉:“我这年龄出来找工作真是太难了。”
李哥在四月份面试了八家公司,最终都未能通过面试。实际上,他已经给数十家公司投递简历,但只有八家公司给予了他面试机会。
35岁的人在职场上是否遭到歧视?
是的,在职场上有一种现象——“35岁现象”,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注年龄要求为35岁以下。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偏见存在,即意味着合理。
为什么会有“35岁现象”?
首先是体力和精力: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多已经在职场上被压榨了多年,身体不再像二十几岁时那样耐干。而那些刚毕业或者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似乎拥有无限的精力和体力,用来迎接挑战。
其次是潜力:许多公司宁愿投资于新人的发展,也不愿意加大对老员工的投资,因为新人尚且充满成长空间,而老员工则已基本形成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价值观,不易改变或提升。
然而,这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经验、资源和网络。在职业生涯较长的人手里,有着宝贵的人脉和丰富经验,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更别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事业成就。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对于不同年龄段人才需求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规则,以及我们的内心世界中的变化之路?
为了避免未来成为被动地活着的人们,我们需要从现在做起,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不要混日子,要学一技之长。
多读书籍,不仅仅是励志书籍,更重要的是实用的知识。
锻炼身体,不只是为了保持形态,更重要的是为了健康。
学会设计你的工作,让自己成为主导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积累资金,并学会投资,为将来的变故做准备。
如果你还没有达到35歲,這篇文章可能會為你的職業生涯與生命帶來改變。你是否準備好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地設計出屬於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