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60岁前夕从容如初的无用之方

  • 励志故事
  • 2025年02月15日
  • 文/陈道明 一晃,六十岁的年纪已经悄然到来。说起身心健康,那是每个人都要注意的事情。但将其提升到“养生”的高度,似乎有些不太适合我,因为我所做的一切,用冯小刚的话来说,就是些许“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然而,不做无为之事,又怎能在这漫长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满足呢?这一观念,或许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 我出生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毕业于燕京大学,并后来在天津医科大学教授英文。家庭的影响

陈道明60岁前夕从容如初的无用之方

文/陈道明

一晃,六十岁的年纪已经悄然到来。说起身心健康,那是每个人都要注意的事情。但将其提升到“养生”的高度,似乎有些不太适合我,因为我所做的一切,用冯小刚的话来说,就是些许“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然而,不做无为之事,又怎能在这漫长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满足呢?这一观念,或许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

我出生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毕业于燕京大学,并后来在天津医科大学教授英文。家庭的影响,使得我的少年时期充满了成为律师、外交官或医生的理想,但这些职业从未出现在我的人生规划中。在高中时代,我为了逃避上山下乡的命运,无奈地报考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那时,在舞台上跑龙套是我多年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六七年。那个时代,演艺界更像是一种大锅饭,每位演员主角和配角的收入差异并不大,加上自认为“入错了行”,对成功没有多少奢望。

开始的人生并未受到急功近利教育的熏陶,所以很自然地学会了看淡很多事情。不像今天,这个社会几乎人人都患有“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以“有用”为衡量标准,有用的学,就无用的弃。这使得许多技能失去了原本提升自我、带给人的愉悦的心态,而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们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但世界上的美好往往源于那些被视为无用的东西:突然降临的小雨可能看似无用,却能给人带去心灵上的慰藉;刺绣和手工艺品虽然看似无用,却能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尽管看似无用,但它能够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感到安慰……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在此意义上讲述着生命中的平静与升华。

我的钢琴练习对于我而言是一段绝对私密的情感交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那台珍贵的电子钢琴。在外拍戏间隙,我会弹奏手风琴或萨克斯管,有时候还会碰巧使用剧组设备。我通过音乐排解心中的郁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进入中年之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只需磨好墨汁、铺好宣纸,然后根据多年来的旅行记忆挥洒绘画。完成一幅作品后,我会贴在书房墙上,一遍又一遍欣赏,对比,不断寻求完善。这让我发现书法同样精妙,便开始迷恋其中。我喜欢抄写《道德经》等古籍,同时默读,它既让我沉浸其中,又让精神得到洗礼。

棋艺也是我的爱好,从围棋到国际象棋,再至军棋、跳棋乃至飞行棋五子棋等,无所不知。不过,我只喜欢独自下棋,因为生活如同游戏,最终结果全凭自己掌控。在下棋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宇宙深邃与人类浅薄的事物,也学会了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即便胜负悬殊,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便可享受胜利与乐趣。而且,这样的状态也促进身体健康。

偶尔,当思念远方女儿时,我就会制作一些糖果或者面具,或是裁剪衣服,为她增添温馨。此外,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手工活,那就是缝制皮质包包。我妻子退休后,她喜欢编织花朵,现在我们俩常坐在窗边,她编织花草,而我则裁剪皮革包裹,这份共同劳作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宁静和美感,如同传统中国文化中那种和谐共处的情景一般令人怀念。

最终,最大的梦想还是写杂文。我最喜欢的是鲁迅先生,他的一篇篇杂文如金玉般璀璨,《鲁迅全集》是我阅读过的全部。他笔下的文字总是那么清晰而深刻,在阴雨连绵的大日子里,与他一起探讨世事兴衰,将是一个难忘又高洁的事业。不过,即便如此,这份梦想一直未曾尝试,因为觉得需要一个特别的心境环境先把心净化掉,没有杂念,看着飘落的大雪片,一杯淡茶、一支香烟、一本空白纸张,一支沉甸甸笔头,要写一句,要思考三思,要踱步五步才敢出文章。而有人说时间紧迫何容闲情逸致?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场,不喜应酬,从不光顾娱乐场所,即使参加,也不过半小时工作以外剩下的时间,就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裳,为妻子裁制皮革包装。这或许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们构成了生命的一个完整版图,让我们保持自主、本真、本真的存在。如果说养生的秘密是什么,那就是这种简单却丰富多彩的人生哲学,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永远保持青春,就像那悠久而纯净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精神世界一样坚不可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