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不重则不威关键在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多为他人着想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水王注:“重”如果理解成庄重,缺点意思,应该是自重之意。庄重是表,自重是质,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看得起自己,期心于大圣大贤,主动寻求发光发热,主动为社会做贡献,让生活更美好,让生命更灿烂,则自重自生。既然心生自重,则社会责任感在身,不为己利,那么,信念自来,勇气自来,威信自来,一以贯之何难之有。反之亦然,如果思想摇摆,其心必不在学问之上,学则不固,因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深究一层,还是责任感缺位,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再挖一层,就是为自己想太多、为别人想太少,凡事放于利而行,不自重,自然谈不上威望。 后面三句是为前两句提供方法,是讲怎么培养自重和责任感的,关键在于言忠信、行笃敬,所谓修己安人,这是一面;另一面是与人连接,与人打交道,与人交朋友,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过则勿惮改要单独拿出来说,其中最难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人不自觉地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认识去度量世界,所以夫子的伟大贡献之一在于“寓褒贬,别善恶”,他确立了一套普世的价值观,简称仁德,大家“据于德,依于仁”去衡量,就能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对方错了,但凡知道自己错了,改正不会是难事。总之,说一千道一万,每个人还是得以忠信立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每日三省吾身,冷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的缘起缘灭,平静地观察自己、观察别人,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