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张瑞敏砸冰箱到砸组织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
海尔张瑞敏:从砸冰箱到“砸组织”,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
文/清如
【人物名片】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作为海尔的掌舵者,张瑞敏始终坚持自我,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模式,引领海尔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一、质量至上
1984年,当第一波创业浪潮兴起时,35岁的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这是一个濒临倒闭的“烫手山芋”。面对生产落后的问题,他颁布13条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最著名的是他为了解决一次性出现的问题,而实施了“砸冰箱”计划,即员工亲自破坏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这次举动震惊业界,但也为公司树立了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的形象,最终帮助海尔赢得了冰箱行业第一枚金牌,并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这种强调质量意识的做法,为公司赢得了市场认可,并产生了高额利润。
二、品牌建设
经过初期发展,张瑞敏开始转变战略,将视野扩展到多元化兼并。他迅速兼并18家企业,并建立全国第一个家电工业园。此后,他抓住中国加入WTO后的机会,大胆推进海外市场拓展。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厂,以及意大利购买一家冰箱制造商的事迹一度遭到了质疑,但事实证明这些决策是正确的。七年内,海尔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与世界各国消费者建立深厚的人脉关系,使其品牌价值显著增值,“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成为了其成功之道。
三、人单合一理念
2005年互联网蓬勃发展时刻,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的理念,将员工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让员工从执行者转变为创业者。这是一种颠覆传统管理方式的手段,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基于这一理念,海尔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加强社区服务,与用户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此外,这种模式还被输出到海外,如收购美国GE家电后运行同样的模式,使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如今,海尔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白色电子产品领域领导者的地位,而这离不开张瑞敏不断探索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心态和行动。“没有失败,只有超越。”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带领着团队,一步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