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史人物事迹刘同的青春迷茫与孤独交织的传奇

  • 励志故事
  • 2025年02月28日
  •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 文/上官云、王鑫 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清新脱俗的笔触,刘同在80后、90后读者中享有盛誉。继2013年推出《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之后,他今年发布了新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便于7小时内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孤独的青春 对于很多人来说,“孤独”与刘同似乎并不符,因为他是一位身高1.78米

伟大历史人物事迹刘同的青春迷茫与孤独交织的传奇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

文/上官云、王鑫

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清新脱俗的笔触,刘同在80后、90后读者中享有盛誉。继2013年推出《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之后,他今年发布了新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便于7小时内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孤独的青春

对于很多人来说,“孤独”与刘同似乎并不符,因为他是一位身高1.78米,有着清秀外表,在光线传媒事业部担任副总裁职务,这样的职业成就让他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即便如此,他也经历过青春期的困惑和工作选择时的徘徊。尽管在许多时候他试图装出潇洒不羁,但内心深处却常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回忆高中时光,刘同提到,那段时间充满了安全感和存在感缺乏。他没有阿迪达斯或耐克运动服鞋,而是帮助同学们买水站在旁边。在男生们打篮球的时候,他尝试加入讨论,但被忽略而感到失落。他还记得一次极为尴尬的事——为了交朋友,他写了一张小纸条给班上的体育委员:“你好,我可以成为你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吗?”对方看过后直接将纸条扔进垃圾桶。

除了友情之外,高中时期的刘同与父亲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对父亲而言,刘同是一个整天沉浸在电视节目中的孩子,而对刘同来说,他是一个每晚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聊天,然后看着电视直到凌晨12点才睡觉的人。

有一次,刘同在纸上写下题目:“谁比我17岁更惨?”然后列出了六个“最惨”的情况:永远没有零花钱;穿一样衣服;男女都不把我当真;父母老师都不理我。这六件事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成绩差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那时,我仿佛看透了人生的本质。”

找到问题根源后的改变

随着这一认识的确立, 刘 同 开始尝试改变。“我想体验一下成绩好是什么感觉。”那时候已经是高三阶段,他重新开始学习数学,从初中的水平开始复习,每完成一个小节,就要求自己做完所有习题。一段时间后,在数学小结考试中他名列前三。

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也一样认真对待。他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80多分提高到了137分,最低也不低于120分。当老师说“我以后有什么问题都来找你吧”,他深受尊重,“我真的想笑,但是我想哭”。

通过这样的努力改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微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大学期间,每天都写日志,每篇日志探讨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当所有的问题都被记录下来,他们也会形成一个结论——遇到这些事情以后应该怎么处理。每天解决一个问题,一年300多个问题,加起来四年就是1000多个问题。而年轻人哪有什么那么多难题,只有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未来,大概只需要解决几十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四年的困惑其实已经被他们解决过两遍、三遍甚至更多次。当面对生活中的许多困惑,即使是在面试官刁难的时候,你都能快速回答他们的话题。

此后的经历里,由于阅历增加,对种种孤独感才渐渐理解它们实际上都是无形中的忘我的成长正如新书所述,这些故事涵盖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生各个角度,不仅回忆起自己开学前夜的一片空白,以及毕业当天假装潇洒,却又无法抑制感情奔涌,更诚实地讲述了自己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 Liu Tong 说 自己不是为了卖弄隐私,而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 “只负责剖析,不负责给予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总结观点,让自己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对有些事情发展脉络可能之前未能明晰但通过写作达成了自我对话,使得能够慢慢找到解决出口:“最后结果可能是‘啊,我为什么没这样’”。当再次面临相同的问题时,我会有处事准则,不会浪费更多时间。”

撰稿对于 Liu Tong 工作帮助很大。他参与制作节目的早期主要涉及娱乐内容,有时候觉得无聊,所以喜欢用写作作为放松手段,只有不断创作,最终才能留下一份宝贵东西。他总结道:“做电视是个遗憾艺术,而撰稿则能留下很多珍贵东西。”

这本书名字选定的过程十分艰辛最初,他们为这本书设计200多个名字,将讨论时间延伸至参与人员几乎崩溃。我想要命名为‘一个人,你还好吗?’类似。在微博发表有关孤独的心得恰逢世界杯比赛结束,都有人提及“虽败犹荣”四字,以此取名《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据说,《你的孤獨_, _仍然_精彩》的這本書適合當個人獨處時閱讀,比如當你想要與自己對話或者感到迷茫或難以解決問題時,因為書中的某些句子容易引起共鳴。”

平衡的心态

对于 Liu Tong 来说,将个人融入新环境并且适应通常持续数年的过程,那么就是一段关于独立和融入群体之间挣扎的事情。“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否能真正属于什么团体,也不知道哪個團體會讓我們覺得舒服。”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歷一個或兩個時間點,是關於自我認識,是關於試圖了解周圍世界..." "劉冬說,這種狀態裡唯一可行的是將精力投入那些我們喜歡的事情... 作為一個寫作者,這兩項職業非常重要,它們讓我們很快冷靜下來..." 除了健身聽歌去旅行(雖然因為英文太差所以只能旅行中國周邊國家),劉冬還會選擇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工作,就是旅行...

"如果听到出去的地方通知呢?" "哦,我听到出去的地方通知就会特别兴奋!因为可以放松心情,所以出差的时候,我就像是在旅游一样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

由于能够利用旅途进行放松,这让劉冬听到出差通知就异常兴奋。此刻飞机上的旅程已准备好了,无需烦恼,即便超过两小时航程,当飞机降落之前,还可以继续修改作品。不过據說劉冬真正的大部分寫作工作还是發生在家裡進行 “一般晚上十二點後開始寫一個小時左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