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的迷茫与孤独青春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
在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刘同以他的独特视角和清新的写作风格,赢得了80后、90后读者的喜爱。继2013年畅销百万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之后,他今年推出新作《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便迅速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他虽然身高1.78米,外表清秀,但内心深处也曾经历过青春的困惑与选择工作时的彷徨。即便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显赫成就,如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他仍然有过高中时代那种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那时候,他梦想加入同学们的讨论,却被冷漠地回避;他尝试通过写信求友,只遭到了体育委员直接扔进垃圾桶的情景。
刘同与父亲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对于自己而言,每天晚上8点半写完作业就是为了等待父亲回来聊天,而昏昏欲睡地看电视到12点。他曾经为自己的17岁生活列出了六个最惨的事项,其中包括永远没有零花钱、穿一样衣服,以及父母不理会自己,这些让他发现了成绩差是造成这一切根源的问题。
于是,他开始努力改变,从高三重新学习数学,一次性完成所有习题集,以此提高成绩至小结考试前三名。此举不仅提升了他的数学成绩,还帮助他明白了一种能力决定一切的心态。在大学期间,每天解决一个问题,让他对人生的许多困惑感到更有把握。
刘同认为写作是一种忘我成长的手段,是一种无形之中的力量。他将33个故事编织成《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讲述了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生多面向,不仅回忆了个人经历,也诚实分享了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这本书不是卖弄隐私,而是提供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让读者从不同视角审视人生。
通过写作,刘同找到了解决问题和找到答案的一种方式,即使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他已经有了一套处理办法:“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对啊我为什么不这样’”,当再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就能拥有处理准则,不会浪费更多时间。对于工作中的遗憾,比如未能旅行太多,更是用每一次出差作为机会去体验不同的地方,让自己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一天。而飞机上的时间,则成了他的创作空间,用耳塞、眼罩和靠枕来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写作或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