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的足迹哲理励志故事中的旅行篇
文/赵星
在犀牛会上,我曾与一位年轻姑娘分享了关于旅行的故事。她的辞职之旅充满了内心的挣扎和经济上的困境,但她勇敢地选择了追随自己的脚步。在那时,我突然想起我前任老板的话:“每次你出去,总有一天要回来,你如何处理一次次与现实再次融合?”
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渴望逃离平庸生活,认为自己有两把刷子,不应被束缚于小格子间。我也曾如此期盼,一直以为,只要能去旅行,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但是,当我真正踏上旅途后,我发现自己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我开始意识到,“afford”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包括职业生涯。一个短暂的间隔可能让市场抛弃你的努力,让你回到原点。我更倾向于“间隔月”的方法,因为它让我有时间调整,而不会造成长期断层。
然而,这背后的逻辑令人犹豫:当我们离开,市场会让我们的努力变得无关紧要。当我们再回来时,我们是否愿意面对现实?是否愿意为父母带来温馨又奢华的旅行?是否有足够的人民币来支持他们?
郭怡广的一句话让我深思,他说:“人应该有一个vocation(事业),更要有一个advocation(爱好),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两者的区别!”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是非A即B的极端,也不是放弃A奔向B的逃避。
请珍惜一切,即使没有拥有。谁没写过几封辞职信,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的人或许能够取得成功。我为什么要辞职?因为我想要知道,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平衡工作与旅行,让我的价值不仅限于旅行期间所展现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