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在社会的林荫大道上我找到了自我突破的那片空地
在社会的林荫大道上,我找到了自我突破的那片空地。从一个普通的新秀,到让整个世界为之振奋的NBA明星控卫,我只用了短短的一周。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拿下了职业生涯中最高得分38分,还帮助球队取得了五连胜。
媒体将我描述为“NBA最令人惊讶的故事”,我的姓氏“Lin”激发了一系列新的词汇,如“Linsanity”、“Lincredible”、“Linderella”等。而在此之前,只有哈佛校友和家乡球迷可能会打动我。
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我出生于加州PaloAlto,在斯坦福大学附近长大,那里的高中篮球场就位于斯坦福校园对面。斯坦福和UCLA一直是我梦想中的大学,但是在申请时,东部的哈佛和布朗给予了我篮球队上的位置。
回忆起过去,当斯坦福教练不愿给我篮球奖学金时,他的一个助教询问是否愿意成为非奖学金球员,但当他来接电话时,我甚至懒得去接。“我没法为自己不信任的人打球。”我如实告诉自己的高中教练迪彭布鲁克(Peter Diepenbrock)。
NBA退役球员沃特斯(Rex Walters)认为,美国大学体育总会(NCAA)对招募巡访次数的限制,使很多学校在短短5分钟内就决定人选。但那些跑得快、跳得高的球员无疑更容易吸引教练眼光。但那不是我的风格,他需要旁人反复观察才能发现。招募我的哈佛助理教练霍尔登(Bill Holden)就是在偶然一次比赛后改变了最初看法。
四年间,在哈佛,我建立了未来闯入NBA的大基础。我连续两季入选常春藤联盟第一阵容,并且改写了多项纪录。
然而,没有什么是可以保证成功的地步。在2010年NBA选秀中,没有常春藤联盟毕业生的优势,因为他们没有专门设立运动员奖学金,所以很难有出类拔萃运动天才。这也解释为什么自1953-1954赛季以来,上一位在NBA效力的哈佛毕业生要追溯到艾德·史密斯(Ed Smith)。
尽管如此,有些障碍仍然存在,比如技术特点。在夏训通常不会进行正式比赛,这让我感到不足,“1对1、2对2或3对3都不是我的擅长领域。我从未这样打过。”八支团队邀请我试训,却没有任何一支选择留下。幸运的是,一次随达拉斯小牛队参加夏季训练营,让机会降临,而凭借表现赢得家乡勇士两年的合约,从而成为历史上第四位亚裔第一位华裔本土玩家。
回到纽约尼克斯后,被视作潜力股并被交易出去,不知何时能再回来。但就在最后关头,被纽约尼克斯招入,是转变命运的一刻。那晚睡沙发,第二天便开始改变一切。那是我买下菲尔德斯沙发的事,也成为了他命运转折点的事例之一。他开玩笑说,如果他的命运来自第二天,那么他应该买下菲尔德丝家的沙发,因为它成了他名声提升的地方。”
我们无法预测林书豪将来是否能成为巨星,但毫无疑问,他是现象级人物。在疯狂的一周里,他四次首发摘下109分成绩,是自1976-1977ABA与NBA合并以来的最高记录,更超过乔丹、拉里·伯德和詹姆斯。前尼克斯主帅范甘迪认为林书豪具有非常强烈的情报阅读能力以及控制能力,“他的比赛思路清晰知道何时传递何时投射。这看起来简单实际并不简单。”
除了技术外,还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他的成就——坚韧与勤奋。在对决中输给林书豪之后,科比·布莱恩特也表示:“如果你回顾一下,你会发现他的技巧一开始就在那里,只不过没有人注意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坚韧与勤奋最好的证明。”
作为亚裔身份,对于美国来说,这个身份似乎又增加了一份重量。当提及亚洲背景的时候,就像提及姚明一样,每个人都想要更多了解这个特殊的人物。他曾经代表中国,现在则代表美国。对于美国亚裔群体来说,他提供了一种希望、一种勇气,让他们相信跨越过去障碍,可以寻求突破,就像张德培、伍兹和关颖珊曾经带给他们一样启示一样。
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穿着林书豪面具戴着口罩、戴着帽子,但是依旧全身心地支持他,他们看见自己影子的映照。而生活在地方另一端中国人的目光,则见到了姚明般影子——那个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国际舞台的小男孩,他们共同见证这一切,从不同角度理解这段历史所展现出的文化影响力,以及其深远意义所承载的心灵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