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红烧蹄髈空间留言代码友情下的自然风味分享
我去年秋天去了水乡周庄,看到很多店铺都陈列着烧得红、光、亮的“万三蹄”(红烧蹄髈),不禁想起了我去世十多年的爷爷。爷爷是一名乡间厨子,周边几十里地界,只要谁家操办红白喜事,总希望能请到爷爷掌勺。他擅长做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最让我喜欢的是他的红烧蹄髈。我小时候,一般人家很少吃荤菜,如果捞上几块豆腐,炒一盘豆芽,买几条价格便宜的鱼,小孩子们都要高兴得直蹦直跳。幸运的是,我沾了爷爷这个名厨的光,从小嘴上就吃得油光光的。我天生有吃货的命,从小不但会吃,而且会烧,都是我受到了爸爸影响。
乡风淳朴,每次办大事都请好多人做客,左邻右舍都支援着摆上宴席,我们家也一样。在繁忙的时候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厨房:我身处氤氲的油烟雾气中,看着爸爸挥动锅铲,在额头上的热汗滴落;端盘送菜的人往来穿梭;灶火映红了父母脸庞。我看学 爷-grandpa 烧菜特别是烧蹄髈,最好的地点就是自家的厨房。
蹄髈犹如牡丹,有种富贵气。老家小时候哪怕再穷的人家,也都会在年夜饭时煮一盆蹄髈。大铁锅里倒入黄澄澄的菜籽油,加冰糖慢慢熬成深色的糖稀,然后放进蹄髈和没过它水,再加入酱油、料酒、醋及食盐,以及葱段、姜块和辣椒,用香料包裹好的纱布包大火煮两个多小时后转小火焖一个多小时,这样才把这年夜饭中的“发财肉”炖好。
我们家的年夜饭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席了,我们早早地享用完毕,就开始放炮仗抢彩头。那时候,我还不能先动筷,因为那是由最年长的大人的手触碰一次,然后大家才能开始用餐。我等待他们动筷之后才可以尝试叉起一大块肉。但那个晚上,我最后得到了一些剩下的大骨棒,那让我大快朵颐那些美味。
每当亲人离开另一个世界后,不知不觉时间就流逝过去。而亲人的忌日,每隔十年我们都会举行家庭聚会,上坟祭拜前年的忌日,当时大家又回忆起曾经父亲做过的一道道美食。当父亲去世十周年之际,他们提议以后每逢过节,都轮到不同的人传承这些美食文化。因此,在工作后的生活节奏太快时,我决定回到山里老家,以此来体验那种传说中的慢生活,让内心丰盂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