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还没遇到那个能让我爱得头晕脑胀心跳加速的神奇灵魂
几天前,我在微博上发现了一条#36岁单身男被家人催婚#的热门话题。视频中,一个36岁未婚男子坦言,当家人催促时,他会逃避,但同时意识到年龄增长,必须尽快结婚。这种焦虑感似乎不仅限于他,这一话题引起了许多同龄人的共鸣,他们因为年龄而担忧自己的婚姻问题。
对于很多人来说,结婚似乎不再是爱情的选择,而成为了社会期望和家庭压力的产物。我开始对未来感到不安,不敢直视我妈的眼睛,因为她的忧虑可能会让我妥协。
最近,我看了芒果台节目《我家那小子》,它记录了70后、80后、90后的四位单身汉与母亲间的交流。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被催婚。在节目的一段旁白中,说到了父母对孩子所做出的误解,以及孩子们忙碌工作而忽略沟通的事实。这让我们重新思考,被催婚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深藏的关心和担心。
其实,我们把这个过程想得太过复杂。我们的生活并非父母所见之景:外卖盒堆积如山、头痛药满柜、冰箱空无一物,只有泡面的存在。但即便如此,父母依然希望我们找到伴侣来照顾自己。这不是那么苛刻的一个世界,这些焦虑更多来自于对我们的关心。
无论你是那个被迫提及“生病还吃泡面”、“凌晨加班”的36岁单身男,或是一个明星受到了家庭压力,还是像我们这些大龄未婚者,你可以选择你的生活方式,只要你让世界看到,你过得很好,不是因为疾病,也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在享受生活。你可以告诉你的家人,即使没有伴侣,你也能幸福地活下去。而当你最终决定结 婚,那将是出自真爱的情感选择。
这让我想到我的表姐,她计划在公司楼下买一套70平米的小公寓。当她向家里提出这个想法时,他们坚决反对。她27岁,要过年就28了,还没有男朋友。他们觉得现在最紧迫的是找个对象,然后一起商量买房和结婚。但当她带他们去参观她的租房地点,让他们见识到她的工作环境和朋友们的时候,他们开始理解并尊重她的生活选择,并相信她会找到合适的人才嫁给他。
虽然内心仍有些许不放心,但至少已经从担忧转变为骄傲。我知道那些超过25岁仍未计划结婚的人可能会经常感到不安,我也是这样。不过,即使害怕独自一人或迟暮之年生育,我还是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拥有它就会万事皆如意,没有得到就会万劫不复。我愿意等待那个人,如果早日遇见,就带他去见我的父母和朋友;如果迟缓,则我愿意独自旅行,让世界看到我的美好。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决定结 婚,它一定是我爱情选擇中的结果,而不是简单逼迫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催促者的潮流时,我会拥抱妈妈,用真挚的话语告诉她:妈妈,无论何时,我都会一个人过得很好,只要有一天我确实需要另一半,那就是因爱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