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苏格拉底智慧在自然之中
我,王利芬,曾经在央视担任主持人,此后又创办了优米网。两者最显著的不同在于互联网的不确定性与传统媒体的稳定性。我的人生道路如同我所说,“我永远在主宰我人生的命运的选择,即便我的命运被别人主宰过,我也要把它扳回来,重新主宰。”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带领团队是一项极其耗费心力和时间的事。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往往具有奉献精神,但缺乏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从民营企业或跨国公司来的人则更多地注重市场策略,却可能缺乏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规范制度。
随着微博、视频等网络平台的兴起,我们发现大量时间被碎片化了。尽管学习资源无处不有,但系统性的阅读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手段。通过深入阅读,可以静下心来全面理解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交流与智慧之间的互动无法完全通过上网或其他机会获得。
关于友情,我认为应该保持足够尊重并认可对方价值。此外,要确保每次交谈都能得到回应,不要轻易中断对话。当朋友遇到困难时尽量提供帮助,即使只是一份倾听也是宝贵。如果需要帮助,最好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他人。给予朋友有价值的建议或机遇,并保持真诚坦率。
员工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顶头上司不满,以及与之沟通存在障碍。而作为管理者,无论能力如何重要,对待员工是否公正、品行是否端正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如果部门领导总有人伺候,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离开。
一个人成才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可以归结为四点:设定清晰目标、努力程度、方法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管起点如何,都要在这些关键点上下功夫,以此塑造独特的人生轨迹。
人生的旅程就像一条河流,每个阶段都是不可复制且宝贵的一部分。在这条河流中,我们都必须接受美好与遗憾共同存在,同时珍惜每一次经历,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生命长河中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7.,做事情失败通常源于几个原因:首先,没有明确目标(战略规划);其次,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没有适时调整;再次,没有全力以赴并投入到其中;最后,是协调配合机制出现问题导致效率降低。
8.,带着情绪作决定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用理智平和态度处理矛盾才能洞察事物本质及真正自我。
9.,许多人看到不同意见,就立即攻击。这反映出他们只能接受相同观点,而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表达。此外,他们习惯用辩论来交流,这样生活将更加艰辛。而有些人用辩论来缓解压力,但这种行为只会加剧生活中的挑战感。
10.,开拓新领域通常意味着未知规律,哪怕有人告诉你,你仍需亲自体验才能充分理解。因此,一开始并不遵循既定的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然后总结经验,并培养团队。你可以咨询行业领袖进行书面研究,但是这些不足以代替亲身行动。
11.,企业家们为了实现目标常常不得不妥协,从而展现出成事者的形象。但学者则需要鲜明观点,不妥协,以此突显特色吸引关注。而官员则需隐忍藏匿,其职责并不强调成就,更侧重隐秘。
12.,人类寿命大致为七八十岁,这个范围合乎自然法则。四十岁前我们迷惑无措,五十岁左右明白自己的方向,此后若能保护好精力体力,可继续活十五到二十年,再进入晚年,可以反思回忆消磨病痛,这种安排似乎科学,但每个人终将死去——这是生命的一个残酷真相。(以上语录摘自我的个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