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做成事情的4大能力与优秀学生格言座右铭相结合激励每一个人物成长
在一次交流中,一位好奇的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俞老师,要想做成点事情,到底需要哪几方面的能力?”我认真思考后,认为要把事情做成,需要四大能力。
首先是获取信任的能力。这意味着你必须让人觉得你非常可靠。这种信任不仅基于你的聪明才智或外表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你的品德和诚信之上,以及你能够在关键时刻无私帮助他人的能力。当这些因素齐聚,你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信任。
其次是尊重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沟通并非单纯传达信息,而是涉及到尊重对方。只有当你尊重别人的人格时,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成为何种角色,都能平等地交流,对人表示尊重,这将决定了你的成功程度。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行为必将导致自食其果,使自己陷入困境。
第三是学习能力。这不仅仅指成绩好或读书多,而是一种不断修正思想、改变观念、提升觉悟,并用新知识补充头脑的过程。你不但要能消化知识,还要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不断从周围的人学习。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概括了学习维度。“行万里路”意味着出门走一走,“阅人无数”则包括校园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交换。在这基础上,加上领悟新知的意愿,便可实现持续发展。
最后,是判断力。在评价某个人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说他们缺乏基本常识,但其实说的就是缺乏判断力。而世界上的三类人才分别为:第一类,在危机还未来临之前就预见并避免;第二类,在危机发生后能解决它;第三类,则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制造麻烦,最终陷入困境。我们应努力成为前两种类型,而避免第三种,即那些总爱找事惹事的人。如果时间选择(timing)恰到好处,即便判断正确,也可能因为错过最佳时机而失败,因此对判断力的考验尤为严峻。
虽然除了这四大能力,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培养,但如果具备这些基础,就可以逐步推进,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远大。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关注一些优秀学生所背诵的格言座右铭,它们往往包含深层意义,为我们的精神追求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如“吾日三省吾身”,鼓励我们自我反省,以此促进自身改善和提升。此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通过不断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灵体验和理解。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抱这样的理念,用心去探索,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期待每一位年轻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座右铭,用它作为指导自己前行的一盏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