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励志故事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
当年他报考中戏时,一波三折,差一点就与中戏失之交臂。那天是1995年的5月22日,当时表演系专业都已招考完毕,只剩了一个音乐剧专业还在招生,那年他25岁,身高1.80米,体重178斤,一个典型的东北大汉。报名的老师看到他,一脸的惊讶:“你也来报考表演?” “对,我就是来报考表演系的。”他信心满满。
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曾获得了黑龙江首届霹雳舞大赛的冠军,全国首届霹雳舞大赛的第二名,他还模仿当时正火的小虎队,自组了一个小狼队,在哈尔滨的各大歌舞厅演出。来北京考中戏只是为了圆他小时候的演员梦。
老师并没有多看他两眼,就摆摆手,说:“孩子,你回去吧。你不可能通过考试。”那一刻,他被打得如同闷棍一般,从小就好强的人,被打晕了,还没开始,就被老师关在门外。他觉得太意外了。
“为什么呀?”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一定要问个清楚。老师终于抬起眼睛瞟了一眼说:“你知道音乐剧专业需要什么吗?要跳芭蕾,你看看你,你这身材能跳芭蕾吗?你的脚尖能撑得住你那块头吗?”
原来音乐剧专业要求非常高,不仅形象要好、声音要好、身材也必须符合严格标准。他的舞蹈虽然获过大奖,但形象和声音都自认为比姜文和王志文还优秀,只是身材健硕,不符合标准。他不想放弃一丝希望,小声地问老师:“那我减肥成吗?”
老师这次有点不耐烦了,说了一句:“至少要减掉20斤。”然后忙别的事情去了,再也没多看他一眼。但这无心的一句话却被他当作救命稻草。他知道自己还有机会。当天晚上,他找到宿舍里的老乡,在他的帮助下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每天风雨无阻,每天跑步三次,每次五十分钟,再到温室花房练芭蕾小跳1000下,其余时间练台词,每天饮食除了喝点肉汤吃点水果主食一点都不沾。
刚开始,有几个超重学生一起跑,可是在几天后,他们一个接一个退出,只剩下这个坚持者一人。在风雨里奔跑,在烈日下狂奔,让人震惊。这段时间里,他成为了中戏的大新闻,那些学子们只要看到他的影子就会交头接耳用不屑的话语说:“看,那疯子又来了。”
终于到了考试日期,这个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减掉36斤,大约每天一斤多。这一次,他踌躇满志,志在必得。考试那日,有700多人参加,其中有个女孩特别漂亮,她成了唯一与其合作的情侣角色。那一次,他们分手情景展开12分钟,最终才结束,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的配合,使得整个情景显得那么真实自然,而最终只录取了一人——孙红雷,是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表演系的大专班,也是唯一被录取者之一。
从那个时候起,无论是在《永不瞑目》、《征服》、《梅兰芳》还是《潜伏》,孙红雷总是一帆风顺地走向成功。而今,如果不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对手,没有施展自己的才华,也许孙红雷会错过这个机会;如果不是之前顽强拼搏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也许孙红雷不会再得到第二次机会;而最重要的是,即使所有条件都不利,最终还是靠自己去争取,用尽全力去把握命运。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相结合,我们很难预测这样的结果会发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替代那些关键瞬间中的努力和决断,因为影响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情况复杂且不可预测,对手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愿意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