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挫商比情商更重要的古代励志故事中的人物
在饶雪漫小说《离歌》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名字叫毛北。毛北生于一个小城市的精英家庭,从小家境优渥,父母宠爱,非常优秀。他一路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年人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碰到过深恶险阻挫折。高考前夕,他当着好友面发誓:“我毛北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离开这里!”言之凿凿。
然而,在高考试卷前夕,由于感冒和慌乱,没有准考证,最终错过了考试。这次失败让他深受打击,一路痛哭回家,把自己锁在卧室里,不愿与父母沟通。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他都选择不去参加,“都丢了一整门的分数了,还考什么考!”他在卧室里冲着父母嘶喊。
这让我想到了被外界称为“史学天才”的林嘉文。在18岁时,就已经出版了两本极具学术分量的著作,这种成就令人难以置信。但就在2016年2月24日,当他的第二本史学著作出版后不久,他突然自杀身亡。这件事让我思考为什么这样优秀的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优秀者很多,但扛得了事情的很少。在中国,每年有25万名青年因为无法承受生活压力而轻生,而这些风浪,在常人眼中似乎看起来也算不上很大。例如失恋、未能实现梦想等,都可能成为致命打击。
所谓“扛不住事儿”,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抗挫商太低。抗挫商又叫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商?保罗·斯托茨提出了四个方面来看:控制、归因、延伸和耐力。大多数父母注重智商和情商教育,但忽视了挫折 商。而实际上,每个人都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风浪,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能真正笑得最好。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抗挫 商 的培育,不要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却因迎接不了风浪,被拍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