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不是吗这里激荡着中国梦的偶像值得崇拜的正能量例子
中关村:激荡着中国梦的奇迹与传奇
1980年秋,46岁的陈春先从美国考察归来,他的梦想是建设一个像硅谷一样的地方,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他借200元钱在科学院开了一家“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国内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这个决定标志着中关村开启了新篇章。
30年后,程炳皓放弃了新浪网首席技术官职位,用300万元和朋友借来的办公室创立社交网站开心网。他故事只是中关村众多传奇中的一个,也体现了这里魅力所在:普通青年通过聪颖、奋斗与坚持可以创造梦想,改写命运。
1980年的荒芜地现在汇聚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3000多家,上市公司185家,是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为什么是中关村?时代、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共同促成了这里“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为创新提供人力资源库。研究院定址于此至今,核心区集聚30多所重点院校、150余个国家骨干科研院所6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0余个国家工程中心。
学校扎堆、企业扎堆,集聚效应彰显,创新的氛围生长,让梦想迅速发酵。“挑地方吃饭聊话题,便能聚拢狂热IT人”。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有制度建设、人才成长、新举措支持措施不断出台。
腾讯研究院牵头组建清华大学—腾讯互联网创新联合实验室半年内就取得图像视觉显著性检测突破。仅有这些不够,还需制度建设支持,使得产业集聚效应产生“中关村文化”、“中关村效应”。
张亚勤回忆起骑自行车去买电子零件时的情景,如今他参与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创建,那时目标是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在2006年已成全球影响力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他设立新目标:“做出真正改变世界的基础研究成果或关键性产品”。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1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汇集之地,而企业也走出去,一批海归正在扎根生长。一批峰值计算能力全球第一、高性能计算机出现,这里的名头日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