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摘抄周成刚的求学奇迹清醒前行激励人心

  • 励志名言
  • 2024年12月31日
  • 人物事迹摘抄:周成刚,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苏州大学,大学任教十年;1995年自费留学澳大利亚后获传播学硕士;1998年被BBC录取,2003年回国加入新东方。三年比十年更重要 高考时,周成刚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考了第一,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外交学院。凭借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分数,他完全有可能被录取,但最终进入苏州大学英语系

人物事迹摘抄周成刚的求学奇迹清醒前行激励人心

人物事迹摘抄:周成刚,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苏州大学,大学任教十年;1995年自费留学澳大利亚后获传播学硕士;1998年被BBC录取,2003年回国加入新东方。三年比十年更重要

高考时,周成刚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考了第一,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外交学院。凭借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分数,他完全有可能被录取,但最终进入苏州大学英语系。在同班同学如俞敏洪等人纷纷考入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时,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似乎悲痛的情绪还没有化开,他不得不面临一个对他来说很严峻的问题:毕业后到中学还是留校?那时,没有人告诉他什么东西应该成为他的追求,因此“我只有两条路:毕业之后去中学教书,或者争取留校任教。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中学教书只会让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心中的委屈反而成了奋进的动力,他成功地当上了大学教师。他学会了取舍,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多年后我再去看,我发现自己的英语比大学其他同学更坚实,更开阔眼界。”十年的决定使他离梦想生活越来越近。

谁都知道应该努力,但究竟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一定是具体、清晰、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想十年以后的事,而是三年的内能做到什么才是我们需要想清楚。”自从得了高考英语第一名,他发现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并开始刻意培养自己,“哲学著作对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很有帮助,而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思辨力。”

这样的思辨能力让他在新东方“万人演讲”上赢得如雷掌声,让他在面临各种人生抉择的时候总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看得远些总没错,有时候清醒的判断意味着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1995年,在留学过程中,他意识到了必须同时精通其他专业知识,因此尽管已经开学并且转校困难,但依然毅然决然地转到了另一所主攻新闻传播专业。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时,以笔试口试第一名成绩,被BBC录取,当初写论文翻译西方哲学著作游刃有余,这些基本功终于有一天,在BBC工作中全派上了用场。

回忆起在BBC度过的两年的生活,用“专业”和“敬业”来表达,也正是在这种专业和敬业之下,让周成刚取得了成功创建上海新东方,并革新北京新东方业绩。当俞敏洪提及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这句话深深刺进他的心,使其思考是否也可以走另一条道路,与时间和精力相匹配,将取得更高成就。

2003年,最终决定放弃英国永久居住权与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机会,更冲破亲友阻力回国创办上海新东方。那一年成功创办上海新东fang并推行管理改革单枪匹马调往北京new easton深入推行改革,那时候机制不健全导致成本急剧上升甚至部门间互相抢夺生源。他统一至关重要教务部市场部打通业务体系化制度化节约企业成本那一年北京new easton取得历史最佳业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