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贝多芬自我激励的奇迹
在一片感动中国的风潮中,贝多芬的故事如同一首永不落幕的交响乐。尽管他25岁时就遭遇了严重的耳疾,45岁时失去了听觉,但贝多芬依然以其坚韧不拔和自励人格,在音乐世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1770年12月6日,这位天生的音乐家出生在波恩市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家庭。他4岁那年,就开始学习弹奏羽管键琴,并在8岁时登上舞台,为观众表演。这让他迅速赢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随后,他进入聂费门下的普鲁士宫廷乐队,成为了一名小管风琴师助手。
17岁时,贝多芬访问了当时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向莫扎特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莫扎特被深深打动,便答应给予他指导。但就在此刻,贝多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大打击——母亲去世。此事件极大地影响着贝多芬的心理状态,使他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而这也成为了他的自励之源。
19岁那年,当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贝多芬用《谁是自由人?》来表达对自由与正义的渴望。在维也纳,他通过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认识到了自己的才华,并受到了公爵和维也纳人的赞赏。他以即兴钢琴奏鸣曲迷住人们,不仅旋律丰富而且情感真挚,有人评价他的即兴曲“充满生命和美妙”。
30岁左右,当爱慕者朱丽叶·琪查尔迪被迫与一个伯爵结婚,这个失恋给贝多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他创作出了《致爱丽丝》,并且他的耳朵开始慢慢失聪。这段经历让他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
然而,即便面对绝望与困境,比如窗外教堂钟声都听不见的时候,他依旧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自己。在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从此以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有一个目标:继续创作。
32岁起至54岁止,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贝多芬创作出了具有个人鲜明特点的大型作品,如《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以及著名的人类命运歌剧《费德里奥》。尤其是在1809年的法军占领维也纳期间,当皇后、太子及贵族们围绕着他们的时候,他毫无畏惧地挺胸阔步前行,最终获得尊敬者的认可,那一次体验真正使他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最后,在54岁的时候,经过六年的努力和修改,《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终于完成。这部作品震撼万众,它没有视觉效果,只靠内心的声音引导演奏者进行表演。当这场历史性的首演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被誉为人类文化宝藏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比杜甫所展现出的自励之力,是如何将逆境转化为力量,从每次挫折中汲取经验,为自己成长奋斗。而比杜甫所展现出的傲骨,则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在激昂还是平静的情绪调节上,都透露出一种超越时代、超越权利高低的地位身份价值观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与其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应该说是一位伟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