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与书生的智慧战场王峰的蓝港互动之旅
在中国IT界,王峰并非第一个勇敢迈出创业步伐的VP,也不是最终获得成功的那位。但他拥有一份足以生存下去的智慧。王峰这双面性格,让他能够迅速从职业经理人转变为一名老板。
离开金山
哥们儿,你不要以为我天天跟你讲话像个土匪,其实我骨子里知道在场面上怎么混。在金山,我夹在两个人中间,一位求伯君,一位雷军。但是生活得很好,我跟他们俩都合得来。我有老求那一面,他的玩儿和生活会跟我分享。他不跟我谈工作,偶尔我跟他谈起公司最近怎么样,谈完了,他说,哦,挺好。其实他没听懂,但他觉得王峰语气坚定肯定都是对的。但是到了雷军那里,他就很认真跟你讨论工作。我也很认真。我在金山的工作方式,每天平均跟雷军开会聊到晚上十点。这两个人中间,我不能说我起了调和作用,但是确实关系都挺好。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就像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候的一位周恩来。
I 在金山待得很舒服。一直到2006年底,我觉得没有空间了。那一年,我确实心情复杂。我倒不是说一心想当CEO,但我没空间了。我承认,这和金山还没上市也有关系,即使上市我也觉得金山成长太慢。刚做游戏的时候,我一度觉得我们能做到盛大第一、网易第二、金山第三,但后来发现,我们在战略上还是保守了。那一年,完美时空和巨人都嗖嗖地往前冲,非常猛。它们上来就抓住一个免费模式,而金山是收费的。没办法,金山一直改革,但是它一直遇到者,它老没在关键的时候改变。而机构太沉重,不掉头了。
我们慢了,而这个慢I 不能阻挡。当时走人非常多,有我的手下直接被挖走做COO。我尽力留下一个人熬夜陪他聊。当到了2006年下半年,有一次,在gold mountain柏彦大厦楼下的凉亭蹲了一小时,那是一种落寞的情绪。一思考很多,只有结论:想要留住员工,你必须比员工成长速度快。如果无法达到这一点,就会不断有人离去。
2006年的12月份,当时的心态就是不想干 anymore. 我什么建议都不想听,我烦透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挺好的。你知道这种感觉吧?就是OK, 感觉少了一些人都行.I 猜测过许多次,最终决定放弃。在离开前的最后几天里,一直是我内心纠结于过去的事情,同时试图规划未来的道路。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对于那些曾经一起度过无数个午后的伙伴们来说,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共同回忆,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教训。
2019-04-01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