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励志故事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 励志名言
  • 2025年02月05日
  • 当初我月薪3000元时,曾有过与8000元工资差距的经历。那个时候,我在编写稿件时常常犯下严重的错误,让我的老板愤怒地拍桌子。我回应他说:“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潜台词,那就是,如果给我八千块,我自然能够做得更好。 但问题在于,老板支付薪水也是按照“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他们只会为那些表现出价值的人付费。在我拿到第二个月的8000元工资之前

中学生励志故事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当初我月薪3000元时,曾有过与8000元工资差距的经历。那个时候,我在编写稿件时常常犯下严重的错误,让我的老板愤怒地拍桌子。我回应他说:“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潜台词,那就是,如果给我八千块,我自然能够做得更好。

但问题在于,老板支付薪水也是按照“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他们只会为那些表现出价值的人付费。在我拿到第二个月的8000元工资之前,每次提交给老板的文案都必须是完美无缺,并且提供两个以上版本供他选择,其中一个是我根据他的要求来写,而另一个是我提出的建议方案。

当时,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一切,只是因为喜欢文字创作,所以总是在寻找如何写得更好的方法;又因为珍惜自己的作品,所以认为每一篇文章都关系到个人品牌,因此非常用心去打磨。然而,这种态度在带领了二十多名中文研究生后,我才意识到了它的稀缺性。那些比一般人多读七年语文的人,却连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愿意细看一眼,对文字、标点、语法错误视而不见,更别谈版式和配图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加班时间,而真正投入于文字工作的人,从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尽头——否则曹雪芹也不会“加班”十年,还无法完成《红楼梦》。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擅长某项工作绝非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态度仅仅是“做了”,而非“做好”。

举个例子,在我公司附近的小麦当劳门口,有位负责看车的大妈,她夏天都会覆盖所有自行车上的塑料布,并在顾客取车时笑着拧湿布擦坐垫降温。她从未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些钱,并表达感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了”和“只是做了”的差距——金钱上差距是一倍;成就感上难以衡量。

我完全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既不想久留此地,又何必那么卖力气?其实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向更好的企业、更好的职位前进,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的是,优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越走越高。

成为世界五百强CEO,无疑是每个职场人的理想,但对于新人来说,小公司也有其独特之处。大公司如蔡京家的厨房,岗位细分至极,每份活都有专门人才,而小公司资源紧张,不可能让你只切葱花。你必须迅速学会制作整个包子——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学习。如果你第一份工作进入大公司,一开始庆祝同时也要警醒自己,机构强大并不代表个人能力强大——很多离开央视主持人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白岩松曾说,让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如果没有央视舞台,它很快就会被忘记。

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这里的业指的是两方面:一种是技能上的精通,一种是态度上的努力。当你拥有这份业,即使找不到舞台,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但这份业不是轻易获得的——即使你的薪水只有三千,你还是要像八千一样认真对待,这些都是学费。而为什么你的收入没人追赶,看一下与同事之间1%的小差距:顶尖成功者的四种生活态度,以及大学毕业后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