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勇往直前穿越黑暗的人们
健身房锻炼久了,会遇到各种有趣的朋友。不锻炼身体,随便走两步就去洗澡的大妈;运动时大喊大叫的肌肉男;特别注意形象,带浓妆健身的女生……没有见不到,只有想不到。
其中就有一位,他每次锻炼完之后立刻上秤,看自己当天锻炼的效果如何。他通常每次锻炼20分钟,称体重发现自己没减肥成功,就很痛苦,抱怨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地锻炼了,但还是瘦不下来。接下来就自暴自弃地出去大吃一顿。第二天,又是短暂的锻炼、称体重,没有效果,再去胡吃海塞。
这其实是浮躁的表现,即刻想要付出后获得回报,一旦得不到回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类人总是错误地估量了成功背后的代价,也总想找到捷径和速成法则。
事实上,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努力时光,那里充满了艰辛和无数次失败时的泪水。很多人在黎明前认输,只有那些能从黑暗中穿行而过的人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曾经决定留在北京发展的时候,也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候。当时我所在部门要求所有老师不能代课,只能坐班领取工资,那点薪水对于一个北漂来说真的是太少了,加上还要养妈妈和妹妹,我甚至一度因为一点小钱的问题产生“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心态,以至于当合租室友提议平摊电费的时候,我还感到非常生气。那气愤之下流露出来的小气,其实都是源于经济上的拮据。
但经济困顿并没有让我变成只看眼前的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思考的是,要想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我必须磨砺出一项真正属于自己的竞争力,让这个竞争力达到无可替代的地步。我想到我的英语水平不错,还积累了一些演讲经验,便决定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怎么实现”是我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上课与演讲虽然相关,却也各有侧重点,并且存在很多限制。
那段时间里,我冥思苦想,最终灵光一现:为什么不能用幽默方式来点评时事呢?所以,在2011年11月,我第一次录制网络授课视频,用简单的手持DV在家支起白板开始工作。那一年,“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特二青年”这个话题火爆极了,所以我录制了一期视频,用英语解释这些词汇,并以自己的照片来解释普通、文艺和二型是什么样子的。为了省钱省时间,我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但结果让发型变得更加怪异——尽管这样,我们坚持录制完毕。我表达的话就是:任何状态的人都值得尊重,无论牛逗还是牛逗,这一切都是人的多面性的一部分,而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一切多样性。
这一期节目点击量5000,这个数字远低于我的预期,但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旅程。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从5000到500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背后也是等同数量份额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我为了节约剪辑师时间,每一次课程都需要至少10小时准备,不仅口头练习,还要做PPT。这是一个完全免费提供服务,没有任何直接收益只是为提高能力而持续不断记录下的过程,如今仍然有人认为这是我们的项目,因为只有通过课程费才能够维持下去。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因为这个项目直接拿到过收入。我做这件事目的很简单:如果录好了大家愿意看,那么这就是一种幸福;如果不好,那么多尝试几次,不管怎样都是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一种机会。而《红楼梦》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学问去描述,所以为什么不能用英文描述呢?
后来我继续探索新的形式,比如邀请一些名人加入节目,他们分享他们所能分享的情感,以及邀请观众参与视频制作,让他们通过参加节目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一切探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果当初因为忙碌放弃,如果当初因为没有收益放弃,那么现在可能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而任何人做事情,不应只求眼前的利益,而应该学会长远思考,对待未来的路途保持耐心,不怕黑暗,只要你心里有方向,你就会看到亮光。珍珠说:“黑暗孕育光芒,苦难磨砺珍宝。”不要畏惧前方迷雾深处,只要你内心坚定,无论何处都是通向辉煌之路。你是否也渴望像那些勇敢者一样,将黑夜变为曙光,将挫折转化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