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体育界最励志的人生成长中的十个反复启发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我四岁时,向父母宣称:“幼儿园太无趣了,我不想去,我要直接上小学。”母亲见我坚定,便拍板决定:“只要你能考进去,你就去吧。”
幸运的是,我顺利进入了小学,因为年纪还小,父母甚至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有一次,一位邻居阿姨看到我的小身躯,便戏谑地说:“你读书来得着吗?”我回答说:“还没看到过99分呢。”这话里隐含的意思是,每次都考到满分。
然而,在接下来的周末,当我带着90分的成绩单回家时,被妈妈狠狠地打了一顿。妈妈非常生气,她说:“记得那天你对阿姨夸口,说自己每次都会考100分,这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太自大了。”从此,我铭记了这个教训,并且受益终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保持谦虚。
二、兴趣就是天赋,天赋也是兴趣
十岁开始我的美国留学之旅。在高中期间,我尝试第一次创业,与同学们一起制作餐巾扣环,由于客户都是我们自己的家人,所以虽然挣了一些钱。但第二年,我向导师提出了重新开始的请求。我想要找到真正的客户。当时学校将午餐时间从70分钟缩短到50分钟,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大量抱怨,我们抓住这一机会,卖出印有“Iwantlonglunch”的T恤给同学们,大受欢迎。
许多年后,有人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我告诉他:首先花更多时间寻找兴趣;如果仍然找不到,就送给他一个秘诀——兴趣就是天赋,天赋也是兴趣。
三、思考比传授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大学期间,由于对计算机系统充满热情,我选择了计算机系。系主任尼克向我们传达了一条原则——思考比传授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为关键。他强调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掌握,还包括学习能力,即使所有知识都被忘掉,只剩下这种能力,也足以让学习继续进行。
四、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支持你的决心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挑战,当我的方向与导师意见不符时,是应该和权威作斗争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导师展现出的态度是:虽然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支持你的决定。不仅让我尝试新的方法,还为我的研究赢得了资金上的支持,他的话至今深刻影响着我,“在科学领域内,我们必须有胸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五、挫折不是惩罚,更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有一次任务是我教授一群才华横溢的高中生编程课程。在8周结束后的教学期限内,那60名学生全部通过考试。我高高兴興地拿着薪水前往系主任那里,却遭遇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情感反馈。那份学生评估表明,他们把我的课堂形容为“8点开复剧场”,认为我的课程让他们昏昏欲睡。想到当初如何自视甚高,现在却沮丧透顶。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挫折并非惩罚,而是一种成长和学习的宝贵机会。我主动请教其他老师,他们指导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课堂更加互动吸引人。
六、创新本身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实用的创新
两年的教师经验之后,我加入苹果公司,然后转投SGI(美国视算科技公司)。在SGI期间,我们开发了一款极具创意但最终失败的小型三维浏览器,因为只有少数几个人使用过它。当团队中的九十多名成员面临失业时,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的标准往往追求新颖,但工业界真正需要的是实用性。而我们的创业项目也如此——创新本身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实用的创新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
七、一旦发现可以改变的事情,就勇敢改变;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物,用智慧区别它们之间
2005年谷歌计划进入中国市场时,我考虑跳槽过去工作单位微软,却遭遇巨大的法律纠纷。一场艰苦卓绝的人类智力较量随即展开,其中涉及上千万美元律师费和媒体质疑声浪。但经过努力,最终胜诉。这一切启发了一个核心理念: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勇敢地去改变,而有些则需我们以宽广的心接受,不论其结果如何,都需用智慧区分两者之异。
八、求知若饥,如同渴望食物一般;虚心若愚,如同低头聆听一般。
2005年9月,在谷歌工作伊始,不仅学到了最精确搜索技术、大规模数据中心管理以及最佳创新模式,而且学会了解工程师梦寐以求的地方。此外,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平均只换4到5个职业职位。因此,无论是在何处,无论何事,都应保持求知若饥的心态,以便不断前行;如同低头聆听般保持虚心,将会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一部分永恒组成部分之一。
九跟随你的心,它将指引你一生的道路,其余一切只是附加品。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一些无法放弃的事物。你应当遵循那个声音,用它来指引整个生命旅程,其余的一切都是次要可有可无。不要让任何人的言语淹没那内心的声音,因为那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声音所在之所啊!
十价值不由拥有多少而定,而是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
最后选择建立创业工场,并设立目标成立20个新企业项目,同时拆分出3-5个独立运营子公司。这一步骤正确吗?生活究竟是什么目的?是否简单只是为了金钱或财富,以及这些东西能够带来快乐吗?一个人究竟值多少钱?
价值并非由拥有的数量衡量,而是在世间留下的印记。我希望百年之后,当有人翻阅墓碑铭文,上面记录这样一句简洁而又深远的话:
李开复(1961—20**),热爱教育者的灯塔,对于写作网络演讲,他帮助无数青少年绽放,使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