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上北广一个农家孩子的成长故事中外励志故事吗

  • 励志名言
  • 2025年02月14日
  • 中外励志故事:农村娃上北广,成长在电影与梦想之间 文/周华诚 (人物简介:孔令首,柯城沟溪乡沟溪村人,200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保送研究生,攻读影视剧表演。拍过电视剧,配过音,曾在央视“梦想剧场”担任副导演。) 北京的夜晚比我们浙西的小山村月亮要明亮多了。你9点半打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穿行于北京的地下。我常常会在地铁或出租车里睡着,也许只有几分钟时间,有时候等我回到学校的宿舍

农村娃上北广一个农家孩子的成长故事中外励志故事吗

中外励志故事:农村娃上北广,成长在电影与梦想之间

文/周华诚

(人物简介:孔令首,柯城沟溪乡沟溪村人,200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保送研究生,攻读影视剧表演。拍过电视剧,配过音,曾在央视“梦想剧场”担任副导演。)

北京的夜晚比我们浙西的小山村月亮要明亮多了。你9点半打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穿行于北京的地下。我常常会在地铁或出租车里睡着,也许只有几分钟时间,有时候等我回到学校的宿舍,天就要亮了,这样热闹、奔忙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全国8000多人争20个名额,我一个农村小子,从初中时连一双凉鞋都买不起的人,却考上了“北广”。我是2001年考进中国传媒大学的,就是原来的“北广”。后来保送上了研究生,是电影电视剧表演艺术方向。你问我是怎么考进传媒大学的?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幸运。

在衢二中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想考军校,因为军校读书是不收钱的。你知道,我家里非常困难,还住着解放前的老房子。没有钱读书,从初中开始我就得到希望工程的资助,有人和我结对。在高中的时候,又给减免了部分学费。校长对我说,只要你好好上学,你就好好学习吧。

我的大伯是金华婺剧团的大师,上世纪50年代就唱婺剧,他演济公照片现在还挂在我的墙上。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很快活,一辈子都没离开那几块竹板。他自创了一套"三块头"竹板,用它找乐子到死。

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在3岁时,她因跟奶奶闹矛盾,就离家出走去打工去了。我19岁才找到她,她在杭州的一家医院做护工......每个月有10天都是拍戏,每次节目结束后皮都晒脱了一层。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挺住,要坚强。

从大一开始,我就一边打工,一边挣自己的生活费。给公司搞商业演出或者组织学校里的演出。大一那一年,被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选为专场,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被选上了。那是一个夏天,我们一起去新安江做节目,不间断地工作16小时以上,每次节目结束后皮都晒脱了一层。不过现在都是为银行挣钱。前些时候,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上学贷下的款到年底一定能还清了。我想他看到,一定会非常开心。

找到了妈妈后,她终于跟我回了一趟家两天后,我就踏上火车来北京上学。她现在还是在杭州做护工。我总是不放心她,每个月给我爸妈打两次电话...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农家的孩子,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城市成长起来,而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中外励志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