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王珞丹逆袭成才证明天赋不是唯一道路
王珞丹:逆袭成才,证明天赋不是唯一道路
在北京的王府井地铁站,每个广告牌上都展示着NIKE与王珞丹合作的形象。她的脸庞坚定而专注,眼神中透露出对舞蹈动作的全神贯注。
人们常常以为演员行业光鲜亮丽,只要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就能赢得观众的心。但实际上,即使是像王珞丹这样的成功人士,也会遇到自己的弱点。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有天赋,而不去努力,这样他们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变得更好呢?
文/王珞丹
我小学时,有一次和同桌聊起太阳,那时我随手画了一个圆。我后来用圆规测量过,它几乎是一丝不差地呈现出了一个正圆。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日头的毒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有些人似乎生来就能听出微小音高差别,他们甚至能够捕捉到节拍,而我连概念都没有。
6岁那年,我第一次站在舞蹈室中央。我的妈妈送我进门,一眼传达了她对我的期望。她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理、跳舞优雅的小姑娘。我懂了,所以当时我的脚步沉重。当老师教我们进行平转,每个人都能顺畅旋转,只有我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全教室的人都快笑弯腰。这次“笑声”打碎了我对天赋的幻想。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旦涉及舞蹈,就会听到嘲笑的声音。那一年,我放弃了学习跳舞。
17岁的时候,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在艺考展示大赛中,大多数女同学选择了舞蹈,从芭蕾到民族、古典,再到爵士和街舞。我却偏执地唱了一首摇滚歌曲,那是我酷毙之极的一个决定。
有一次汇报演出的机会,学姐在台上表演了一段双人舞《牛背摇篮》,让场下的人无比赞叹。我并非羡慕那些徒手画出正圆或背诵红楼梦的人,但是我羡慕那些能够自由流淌在舞台上的艺术家们,他们所拥有的魅力让我青春尽显。
20多年的时间过去,如今别人才开始注意到我的事业小成,可以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其实,每一天都是挑战。而一次工作机会,让我再次站在排练厅里,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渴望跳跃的冲动,即使毫无天赋也难以抗拒这份欲望试试看果然还是无法克服困难,比想象中还要艰苦。
然而,当汗水从脸颊滴落,与镁光灯下的自信相比,那种汗水带来的满足感更加纯粹。我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训练,不久后自然融入整个团队。你问现在是否已经如专业级别?并非如此,还会有身体不协调的地方,还会跟不上节奏。但是,在队友们一起欢笑汗水滑过眼睛的一瞬间,这个笨笨努力中的自己成了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最大的胜利——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模仿他人的优秀。不论每个人如何,都不会成为他人的替代品,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