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商界巨星真实面目的辉煌篇章
文/胡佳恒
中国90后商界巨星们的真实面目,远非那些流行的励志故事所能完全展现。职场鸡汤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常态,他们最为人知的内心想法,只在以下几个关键时刻才会被揭示,那就是:
开会,开会,开会。
然而,在观察他们如何在会议室中手舞足蹈之前,让我们先放下那些畅销书和教科书上的会议规则吧。这套标准大多数时候对他们无效,一部分时候却被用来证明下属这样做是无效的。
他们在会议上展现出的特质,如狷狂、谦卑、偏执、无力、冗长而匆匆忙忙,有时还像专业主义的撒旦。但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式和个人式的逻辑。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的会议方式,他们在商界的地位,或许不会如今天般巍峨。这正是为什么,我们提醒你要仔细观察并解读他们会议中的每一举每动。
黄光裕习惯于深夜召开会议,他工作日通常从午夜开始,上班至天亮,再进行公司内部汇报与讨论。员工们必须等到他休息后第二天才能向他汇报情况。
媒体报道称:“黄光裕过于激烈,他甚至让人害怕”,“有时我们参加会议时,他就通过摄像头监看和听着我们。”因此,当大家聚集于会议室的时候压力倍增。
马云也是一个喜欢深夜召开紧急决策的人。在创业初期,一旦有了新的想法,他便立即打电话给团队成员召集紧急会议。在马云太太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她描述了当年家里满屋烟雾弥漫的情景,那个时代,每次连夜工作都伴随着孩子被关起来不能出门的情况。她形容那样的环境,就像是毒气室。而儿子因为缺乏沟通,最终发展成了网瘾问题,这也成为了马云不愿投资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如果不是那个充满挑战性的家庭环境,那场经典的问题可能就不会发生。
柳传志寻找企业管理方法,从《选集》中学习,而他的联想集团曾有一项规定,无论活动规模大小,都必须以全体员工齐唱《联想之歌》开始,以此结束;但这项规则直到2004年才被打破,当年的IBM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引入了一批外国同仁,“老外唱得怪怪的”,柳传志说。此外,还有一条原则,即迟到的员工需站立一分钟,但这一规定也因一次罚站事件而被取消了——柳传志自己曾因为误判电梯而遭罚站,并且要求自己的领导也接受相同待遇。他笑言:“我告诉他,你昨晚可以站在我这里,我今晚可以站在你那里。”
任正非虽然脾气不好,但仍然努力调节氛围:鼓励大家讲笑话。据华为前工程师李剑波回忆,每次高层开会前,任正非都会提出谁先讲一个笑话?
暴风骤雨之后,还将来临。一开启任何议题,便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俞敏洪口才出众,但新东方高层内部往往难以发表意见;或者史玉柱只与研发团队见面,而且希望研发部门依赖度降低一些;雷军更是不参与任何决策过程,不仅如此,即使搬家也不知道新地址,只能打电话询问。此类例子说明互联网新贵正在改变中国商界对于开会方式的一切认知,使其更加开放透明,同时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偏执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