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励志故事三则令人深思的真实经历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第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我等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这场面让罗杰斯感受到了权力的冷酷和人类尊严被践踏的悲哀。
评论:大清国的人们似乎都患有一种病——自欺欺人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己自由了。这是一种思想上的错觉,让人们在表面的繁荣背后失去了真正的人格和尊严。
第二个故事:
十八世纪中叶,一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他想要拆除一座磨坊,因为它“有碍观瞻”。但磨坊主坚决不卖,说这是祖辈留下的财产,不论多少钱都不卖。最终,在法院判决下,这座磨坊得以重建,而这次争夺成为德国司法独立与公正象征的一部分。
评论:即便是最贫穷的人,也敢于对抗君王。在自己的小屋里,即使破旧,但风雨可以侵入,而国家权力却无法轻易跨越门槛。这表明,即便是在极端压迫之下,只要有家,有生命,就有人性中的自由与尊严寻求保护。
第三个故事:
1991年9月,在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德国,一起事件引发了全世界关注。一名东德卫兵英格·亨里奇因开枪射杀试图逃亡到西柏林的年轻人克利斯而被捕,最终因为杀人的罪名获得三年半徒刑。他的律师认为他只是执行命令,但法官指出,无论命令如何,都不能逾越个人良心和责任。
评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法律或命令可以掩盖人类之间直接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情感、道义和责任感。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勇敢地站出来,为我们的行为承担责任,并遵循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仅仅遵从外部规则。此乃为何良知至高无上,因其超越了所有社会规定且能引领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