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友谊反复绘影绕形的友情链接

  • 励志名言
  • 2025年02月28日
  • 古人友情之深:李白与杜甫的反复绘影绕形 在古代诗人的世界里,不仅有杜甫,更有他的同时代伙伴们,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朋友聚散离合的文字。这些记载让人感受到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他们的情感真挚,表达直接。这一点,在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得到了精彩展开。 有人会觉得,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不平等,因为杜甫总是怀念着李白,而李白则似乎把他抛在脑后。但郭沫若否定了这种观点,他指出,尽管李白写下的诗多

古人的友谊反复绘影绕形的友情链接

古人友情之深:李白与杜甫的反复绘影绕形

在古代诗人的世界里,不仅有杜甫,更有他的同时代伙伴们,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朋友聚散离合的文字。这些记载让人感受到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他们的情感真挚,表达直接。这一点,在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得到了精彩展开。

有人会觉得,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不平等,因为杜甫总是怀念着李白,而李白则似乎把他抛在脑后。但郭沫若否定了这种观点,他指出,尽管李白写下的诗多,但很多可能已经失传,比如那些在安史之乱中遗失掉的作品。是否真的丢失了,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只是一种推测。

从性格来看,人们往往认为李白更为随意地写下诗歌,有时甚至随手即走。而对于杜甫来说,这样的机会较少。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两人性格来猜测,那些可能被遗忘的诗作一定比杜甹更多。不过,这也并不足以衡量他们之间的情感深度。

通过对杜甹诗作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一个朋友——即便是短暂共游后的那个朋友——持有一种难以磨灭的情感。他经常想象这个朋友此刻正在做什么,即使见面次数有限(主要是在山东共游),但这种思念却持续不断。当听到消息说李白去世或精神失常时,他都立即挥笔而成长篇大论般的情景描写。

现代人很少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只要不是故意隐藏自己的感情,就几乎丧失了一项能力,或许这是因为两个人曾一起相处时间太久,看起来关系密切,但实际上情感淡薄;或者,每个人的记忆力和咀嚼情感能力不同,对于爱情、友谊现代人远不如古人那么敏锐和细腻。

这或许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情感淡漠、冷漠。在我们所处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人类关系从古至今巨大的变化——不仅是情感能力的浓度,也包括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或许是一个生命演化的大不幸。我们所看到的是不仅只有 李白与杜甹,还有无数其他例子。古人才将友谊视为宝贵事物,即便分离后也不停地怀念。而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它们竟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并改变了人类间的情感状态。

也许真正培养和孕育感情需要独处安静的心境,而今天我们的喧嚣环境正伤害着这一属性。不仅如此,由于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对象,并重复繁多信息,人们的心灵疲惫,其道德冲动也随之降低。在过去,当文学家偶尔聚集开笔会时,由于交通条件差异,他们彼此相见才显得珍贵,一旦分手就依依惜别,如同昔日好友之间那样。但现在,无论如何丰富的手段,都无法再次唤起那种亲热感觉。一场会议结束,只需轻声问候:“你走哪儿去了?”对方回答:“提前离开。”没有招呼,没有告别,那就是今天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态。而且,从某种角度看,这样做似乎更符合当下的节奏,以忙碌替换温暖,是不是有点过头?

如果像过去那样,为好友送行踏歌,那现在恐怕会被误解为精神异常。如果说这样病态源自利益驱动、薄情寡义,将时间视作金钱的话,那么我们确实需要探究其根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