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追梦与造梦的向上生长故事目录

  • 励志名言
  • 2025年03月04日
  • 张翼的追梦之旅: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与管理智慧 在6年的跟踪采访中,张翼深入了解了新东方的成长历程,以及俞敏洪先生如何领导这家教育巨头。2009年11月6日,在北京中关村西区新东方大厦9层贵宾室,俞敏洪接受了张翼的专访。以下是这次访谈录全文。 张翼:您近十年来的讲话和演讲,我发现中国古典文化对您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曹操,您如何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管理经验? 俞敏洪

俞敏洪追梦与造梦的向上生长故事目录

张翼的追梦之旅: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与管理智慧

在6年的跟踪采访中,张翼深入了解了新东方的成长历程,以及俞敏洪先生如何领导这家教育巨头。2009年11月6日,在北京中关村西区新东方大厦9层贵宾室,俞敏洪接受了张翼的专访。以下是这次访谈录全文。

张翼:您近十年来的讲话和演讲,我发现中国古典文化对您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曹操,您如何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管理经验?

俞敏洪:我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很大,《论语》、《老子》等经典书籍,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我记得读《水浒传》时,就体会到了情感与忠诚。在农村看到亲兄弟因为一点小事就打起来,但一旦外人来袭,他们立即团结起来对抗后,再继续打,这让我思考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他们有什么特质?怎么凝聚人才?那些忠心耿耿的人为何对他们如此忠诚?

北大学习5年,我阅读800多本书,其中包括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的诸侯并起、英雄聚义、争夺天下的故事。经营企业后重读《三国演义》,我思考刘备、曹操成败秘诀,以及他们用人方法。我喜欢分析“经理人”们,为何对刘备、曹操这么忠诚?

反复阅读《三国演义》,我得出结论:利益、情谊、理想目标,是维系团队成功的事业关键因素。

1993年,我和夫人创办新东方,后请回徐小平和王强,从公司里赶走了家人亲戚,将其转型至现代公司形态。再到美国上市,有些人说我们成功了,但这是我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与我的个性相关。不过作为创始者,我不敢做“曹操”,因为我的性格比较温柔。我喜欢倾听朋友建议,不太独断独行。在新东方,我具有创始人的地位权威,但战略判断一般不会犯错,没有像“诸葛亮”的助手帮忙抉择。

我的博客文章常让人们生出深切感动,也传递力量。精神激励心灵励志是我一直培养的一种精神气质,这也成为新东方竞争力的核心,并塑造了一群理想主义者。但一些离职教师曾指责:“新东方制造了理想主义者的假象。”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它是失落者发言。当时,我们确实没有实现既得利益,那些宣扬无私无我极度“理想化”的场景不存在于我们的初期阶段。但我们承认自己是以利益驱动为主体建立起来的。这需要现实主义考量。如果没有现实主义考量,作为一个公司恐怕难以存活。

每次去,都能感动,因为看到藏民为了朝圣甘愿磕头,一路满足离开布达拉宫。一路磕头不是宗教机构可以做到的,我们尝试通过价值观和事业理想来鼓励员工,比如现在一直提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

理念与行为层面进行积极引导道德约束,让大家知道底线所在,而不是监控老师行为,但是职业准则必须普及给所有教师。这就是底线,即不能触碰红线。我绝不妥协原则。在过去的一个分校校长经济问题发生时,当时决定宽恕他,只要求清退款项,现在看待这一点可能过于宽容。那时候还未摆脱身边朋友关系,还未完全掌握法治管治思想。现在认识改变,如果某些道德败坏行为不示范惩罚,将无法弘扬善良,我们觉得跟随你有危险,这就是当年的批评之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