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气象中学生的励志故事
一个人,未来能否取得成就,是否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与他处理细节的态度息息相关。通过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反应,我们可以初步推测出他的潜力,这并非是神秘的预言,而是一种经验,一种对人性的洞察。
记得明代有个叫王华的人,从小就热爱阅读书籍。一天,县令带着随从们来到王华所在的小学堂进行检查。在这个紧张而热闹的场景中,只有王华不为所动,他依旧专心致志地看书。老师钱希奇注意到这一点,就戏谑地问:“既然大家都围观了,你却独自一人没有加入,那如果县太爷认为你过于傲慢,要来责备你,你打算怎么办?”王华回答得十分自然:“县令也是人,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我正在研读圣贤之作,我相信即使是县令,也难以找到理由来批评我。”钱希奇被王华的大智若愚深深打动,便对旁人说:“这孩子将来必定会有所作为!”果然,后来的岁月里,王华考取了状元,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朝也有一个名叫吕文靖的人,他有四个儿子,其中最年幼的一个便是公著。当时四兄弟还小的时候,有一次,他们在院子里嬉戏玩耍。吕文靖故意让一个丫环手持玉器走到门边,然后又故意让玉器掉落在地,但结果只见三兄弟急忙想要去报告,而公著则保持冷静,不慌不乱。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原处,看着那碎片,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吕文靖见此情景,便询问公著:“玉器摔碎了,你为何没有急忙去告诉母亲?”公著平静地说:“已经破碎了,还有什么好急忙呢?宁愿不要去想它。”吕文靖听后,对夫人说:“我的第二个儿子,将来一定能当上宰相。”几年之后,确实如其所料,那位二哥成了宰相。
那些能够创造大事业的人,都必须拥有一颗远大的心和沉稳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变数,都能保持冷静,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应对挑战。这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提到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种气质无疑体现了一种卓越的品格。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气质,所以人们才会预言他们将会取得伟大的成就,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基于具体行为和表现出的合理推断。拥有如此睿智,对待生活也是一种极高级别的智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