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有志气的故事万通董事长冯仑笑中藏刀当他高兴时旁人暗自侧目
文/李天波。
同样是为了妞,我看到华人中不同的例子。香港一位大老板,小女儿出生,花4亿多港币买了一块以女儿名字命名的钻石送她。另一位科技大佬,家里一对双胞胎女儿,还有一个老婆。两个宝贝女儿要毕业的时候,他拿了近百亿台币,在台北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个令人炫目的购物中心,老百姓俗称这个商场为贵妇百货。这商场极尽奢华,而且同时满足了三个女人的心愿:一个开了咖啡厅,一個开了百货商店,一個开了爱马仕店。
华人、亚洲富豪往往喜欢用钱表达爱,却把自己的妞变成了用金钱堆积的符号。
冯仑很忙。他见面当天,他中午从海南飞回北京,上午处理新书、接受采访,晚上10点飞往西安。他大概估算了一下,一年有近一半的日子在天上度过。他还是老样子,大个头光头,一副黑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说话滴水不漏。他曾多次公开强调男人50岁以后,要把全部精力奉献给自己喜欢的事。在58岁这年,他仍旧步履不停,为那些工程相关的政府关系奔波。
他倒也乐在其中。3年前从万通地产实际控制人位置上退下来,他转身做了立体城市——一个以楼盘为基点、探索有限空间内打造绿色生态社区的项目剩下的时间,他开公众号做视频学赛艇研究卫星。一分之一精力做的事情三分之二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他的生活哲学,也好,不情愿也罢,该上场还得上场,“活着就是一出戏,我们演好每个角色,都对其他看戏的人是一个交代。”
这场人生大戏里,他说自己既是观众也是演员,看着别人的来去慢慢淡然。当身边的人有人离婚再婚,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有人进监狱出来,再进去;也有的人离开人世时,就像他进入到了生命下半场,从核心舞台退出。但他把58年的阅历积攒起来写了一本书——《岁月凶猛》。
书里,他像清醒的一局外人,把这个圈层生活感情事业一点点掰开推到读者面前,就着书的主题,我们跟他聊聊,这个58岁的商人如何与自己的圈子财富以及家庭相处?
以下是冯仑的话:
我从做生意以来到现在,就像是爬山,每一步都很艰难,你看到的是什么东西,都是一些很粗糙很尖锐很血腥的事情比较多。我们这个年龄段企业家,有些钱后,每个人都会固步自封,而成功成果可能成为阻碍,就是你会把获得的事物当成负担,你背上的重量越来越重,最终压垮你。这是我发现的一个规律很多哺乳类动物特别是人类都会这样,因为生命有限啊,所以我发现有些人的判断就容易不准确。你雇佣很多人才都在追捧你,你真觉得自己伟大,然后演出了很多滑稽剧。当你觉得好的时候,其实别人才在看你的笑话。
比如说,有一个人,那太太得绝症,但不是放弃这种绝症,只是在医疗组花费大量资金维持生命,每次公司会议推出太太讲感动的话催泪,让大家尊敬甚至社会各方面认为是个忠贞的人其实另外一面,是花钱该干的事干到了(笑)。所以照顾老婆变成品牌活动,她想活下来必须配合。这都是大家轮流扮演,那你也得配合。你要用演员的心情去工作下班变成观众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演员和观众不断切换想要好的演员天天悲剧结束还是悲剧累死肯定下班忘掉(角色)这是我的心情属于来回更替,所以我在拍戏的时候也有时候跳出来变成观众的心态看着事情所以不会感觉累荒诞过去老子的《道德经》讲“为而不有”,就是你做完事情别放在身上赶紧丢掉身体永远保持清空状态才能接受别人的给予,所以不要固步自封不能停留于已取得成绩上了对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来说,现在最大的考验是如何收场,而不是开场将过去一些成绩怎么画句号大家常常会看到某些企业被卖或被转型或被收购有的甚至惹起争议。我逐渐地开始准备退休减少是不必要减少的是非不能减少就收不了案例如偷窃那怎么收?没偷就说咱俩不往来也不往来但占便宜就行吗?但我没占便宜,我只想平静无风雨。但如果让他们找麻烦那可不好看呢。而且对于一些行业来说他们总是在寻求一种方式或者方法使其变得更加稳定更加持续性。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其稳定持续并且能带动经济发展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而对于那些失去了理智能力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的人们则需要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以确保他们可以安全健康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