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董明珠体现中国工业精神的坚韧品质
董明珠:中国工业精神的女英雄
在一片追求快速成功的年代,董明珠这位“铁娘子”却坚持着“吃亏”的工业精神。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她渴望用这个精神支撑起一条“中国创造之路”,并预言格力将会成为服务于全球的企业。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平衡
有人担忧格力的专业化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但实际上,格力近年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从1991年到2001年,产值从4亿元增加到了56亿元;从2001年到2010年,又增加到了600亿元;而2011年的产值将达到800亿元。
董明珠认为,要有持续增长,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如果能做到,那么企业才具备可持续性;否则,即使多元化也不可持续。目前除了飞机上的空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产,比如远洋货轮上的空调,这正是格力正在拓展的领域。
核心技术为脊梁
在家电业多元化成风的情况下,格力的战略思考非常独特:由于专业化,我们才能拥有领先的技术地位,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在技术研发方面,格力投入了30亿元,有三个研究院和4000名研究人员,在更高端技术层面进行研发。
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业绩增长之间良性的循环,是一个挑战。董明珠认为,不急功近利,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冷静思考。她曾经看到报道说内蒙古冬天取暖缺煤,便感到有责任,加快推广离心机组。这项技术可以节省一半使用费用,她想的是帮助消费者,而不是盈利。
人的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相比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好是一个基础。自上而下的立体式改进模式,以及自下而上的措施,如6σ管理法、精益生产等,都被用于确保产品质量。而对于员工待遇也是如此,“人是最宝贵的一种资源”。因此,对于员工来说,一线员工可以获得五万至十万人民币的年薪,并且希望未来能够达到八万至十万元。
管理不能片面人性化,而必须有一致标准。不然,即便是8万人的队伍,也会溃不成军。而相关制度也是必需的,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制度。此外,还需要控制成本,其中包括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工艺成本放在前面,而材料成本放在最后。
渠道模式:变以适应变化
除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之外,格力的渠道领域也有独树一帜的地方,如通过增持各地销售公司股份来加强对零售终端掌控。此外,还开设了网上专卖店,以满足市场需求。“掌控渠道不是靠压,它们主动跟着你走,这才叫掌控。”
这种经营思路就是诚信共赢——既要保证厂商盈利,也要保证消费者的收益,只有这样,可以保持下去。这就是董明珠所倡导的人生哲学:“刚与柔”。